第404章 第赣州战役 (第1/2页)
战争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自从组建以来,到抗日战争爆发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期间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十年漫长岁月,历经过无数战场上的拼搏,打过大大小小不同的战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然而,也有过少数战役失利的教训,其中,1932年2月的赣州战役就是典型的一例。
赣州战役历时33天,在敌人守城部队的抵抗和外面援军的反击下,攻城红军腹背受敌,不仅城未攻破,反遭重大伤亡,损失师级将领三名,红军还险些被敌人包围。
幸好毛主席指挥红五军团赶来增援,使部队及时撤出了阵地,脱离了战场,才免遭更大的损失。
中革军委向红一方面军各大军团颁布《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令红三军团为主力攻城部队,红一军团一部阻击粤省的南方增援之敌,新组建不久的红五军团为战役总预备队。
同时,三个军团的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分成主作战军、支作战军和机动部队三部分,由攻城部队、监视部队和地方工作部队组成。
攻城部队由红三军团担任,第七军主攻东门,第二师主攻南门,第一师主攻西门。
赣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占据着通往闽,粤,湘的交通要道。赣州东、西、北三面临水,唯独南面是陆地,是三江汇合之地,相当于一个倒着的“丫”字。
这个“丫”字的两岔分别为章江和贡水,而那一竖则为章江和贡水汇集而成的赣江。
赣州城就建在这个丫岔的中间,城墙一边是依贡水而建,而另外两边,环着章江,只有东面和陆地相连,类似半岛。城墙坚厚,易守难攻,素有“铁赣州”之称。
当时,负责赣州城防的守军为12师34旅,旅长马崑,是个杂牌。当时城内正规军有两个团加一个独立连,三千人。
加上赣南十七县的地主武装五千,以及商团武装共计万余人。
攻城战斗打响之后,红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
上午九时,红一师首先在西门爆破得手。但几经冲锋,却未能在爆破口立住脚。皆因爆破口被守军火力封锁,激战一小时,伤亡惨重,被迫撤出。
主攻南门的二师组织突击队,预先埋伏在城墙外,等候爆破后攻城。但由于“棺材炮”药量没有计算好,城墙虽然炸倒了,却是向外倒塌的,结果把突击队全给埋在了下面。
等再组织部队进攻时,为时已晚,守军重新封锁了突破口。这是当天红军攻击赣州城最为悲惨的一幕。
由于赣州城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当红军战士组成的冲锋队用梯子爬城墙时,就给了敌人杀伤的机会。
还有那些爆破队员,他们在几里外就开始挖坑道。但是他们没有什么机器帮助,全部都是手挖。
敌人看到了我军在挖,于是就拼命向坑道这边扫射。不过敌人的火力虽然很猛烈,但是都抵不过我军战士想要赢得胜利的火热心情。
红军战士三人一组,顶着敌人的炮火,日夜进行挖掘,终于把坑道挖到了城墙底下。
在开始总攻的时候,红军用“棺材炮”,炸开了赣州西津门月城右边的一个墙角,终于有了突破口。
不过还是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虽然红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前去,但还是没办法抵抗住敌人猛烈的火力。打了很久,只能退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