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第赣州战役 (第2/2页)
后来我军又把南门炸开了一个角,我军组织几次进攻,都被敌人猛烈的炮火给逼了回来。
本来红军准备好了三个“棺材炮”,炸开了东门的城楼,这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但是因为叛徒告密,所以敌人有了准备,导致我们的第4次冲锋,也损失惨重,依旧没能打进去。
东门的红七军,通过炸开了几米的突破口,部分兵力已攻上城墙,但由于后续部队没能及时跟进,无法扩大战果,结果在守军不断的反冲锋之下,攻上城楼的部队大部壮烈牺牲,撤下城墙的部队被堵在城门洞里,进退不得。
多天的攻城战,红军在东西南各个方向都炸开了城墙,但激战一天,一处也没有能得手。
毕竟攻守双方实际接战的兵力相差不大,总是攻方吃亏,尤其是在缺少炮火掩护的情况下。
红军在第四次攻城失利后,仍然错误地屯兵于坚城之下。
守城的马崑想利用红军没有防御设施、攻城部队没有换防、部队伤亡较大、久战过度疲劳的弱点,拟在东、南门之间和西、南门之间各挖一条坑道,准备派部队从坑道出城袭击红军。
为此,敌人工兵营趁夜色从江北偷渡入城,而红军却对此毫无察觉。
凌晨时分,城里敌军通过城内向城外挖的地道偷袭攻城红军;城外敌援军同时从攻城红军背后发起攻击,致使攻城红军腹背受敌。
由于城内敌军的地道正好挖到红一师师部附近,当敌人从地道出击时,红一师师部官兵在黑夜里撤离,指挥一时间陷入混乱。
师长侯中英带领部分师部官兵边打边撤,终于比较安全地撤到了城南关外。
这时,侯中英因自己在黑夜里指挥部队撤离,看不清全貌,担心还有部队尚未撤出。
于是,他又返回去查看是否还有未撤出的部队。不幸的是,他因受伤被敌人抓捕壮烈牺牲。
随后,红五军团师政委欧阳健,这位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的老战士,为解红三军团之围,在赣州城下与敌军激战,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0岁。
也就在这个时候,红一军团第四军红11师奉命攻取大余新城,掩护红3军团攻打赣州。
为完成阻击增援之敌的任务,师政委张赤男亲临前线,与团政委杨成武一道指挥战斗。
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在他们四周,封锁住前面一片开阔地和两个鱼塘之间的唯一一条通道。
这时,战士们已在向前运动,一连又倒下了几个战士。突然一个战士又爬起来跃进。张赤男正在指挥部队改变进攻路线,看见这个战士暴露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之下十分危险,便不顾个人安危,猛站起来疾呼:“卧倒,卧倒!”
那位战士听到他的呼唤卧倒脱险了,但张赤男却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当场壮烈牺牲,时年26岁。
赣州战役虽然失利,但红军的英勇无畏精神却大放异彩。
不过,人们更多的是从赣州战役中感受到毛主席军事路线的正确。尤其是毛主席稍后指挥的漳州战役,更加证明毛主席的英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