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朱元璋的武功 (第2/2页)
李世民不理解,因为他没有过这种经历,他从小就是锦衣玉食。就算从军期间。吃的也是最好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认为,这个过程一定很伟大。
至少从这一点上,朱元璋要稳稳胜过他。
一下子,冷汗便布满了额头。
好家伙,好一个朱元璋啊!这才刚开始看,就有能超过我的点了,这还得了?
朱棣终其一生,也就一个封狼居胥,瀚海饮马能说超过他。
怎么到了你朱元璋这里,一个起点就超过我了?
这货是我争斗千古一帝位置上的劲敌啊!
一时间,李世民思绪纷扰。
他想起了最初之时,朱元璋一副行将就木的年迈模样,躺在病榻之上,嘴唇发紫,满头白发。
谁能想到,年轻时,竟是如此地意气风发,尽显峥嵘。
很快,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了天下数一数二的武装势力。
并在鄱阳湖与当时名噪一时的陈友谅一战,大败之!
自此以后,登基称帝,开大明之天,年号洪武!
这算是朱元璋的武功了!
其实不多,就一点:覆灭元寇,重开华夏。
再加上一个附加条件:从零开始。
但是就这两点,就胜过不知道多少君王。
任凭他李世民再自信,再自负。
也不敢说这位在武功方面比不上自己。
他一直都对自己武功方面的成绩很自信,甚至认为要超越汉武帝。
因为汉武帝是靠霍去病和卫青打下来的敦煌四郡,河西走廊。
但是大唐是他靠自己打下来的。
可是这一点在朱元璋面前,变得毫无作用,甚至有那么点孱弱,拿不出手。
因为人家这江山也是靠自己打下来的啊,而且没有任何人的帮助,全靠他一个人。
自己当时好歹还有父亲,兄弟,以及姐姐李秀宁等人帮助,真不是全靠自己一个人。
至于万邦来朝和重开华夏,其实也不好比。
一个是巅峰时期,弘扬民族自信。
一个是危难时期,扶大厦之既倒,挽狂澜之将倾。
真要比的话,他甚至觉得朱元璋要胜过自己一筹。
毕竟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啊。
万邦来不来朝没关系,大唐一样能活下去。
可没有朱元璋,华夏民族的传承可能都要断了。
没事没事,还有文治呢。
我贞观之治,放眼整个华夏历史,都是有名的盛世。
他朱元璋一个乞丐出身,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吗?
他又不是朱棣,也有一个叫朱高炽的好儿子。
稳住,别慌,这把优势在我。
只要他在文治方面比不过我,那综合下来,就是平手!
想到这里,李世民自己都有点咋舌。
我最好的成绩,也就和朱元璋打个平手?
艹!
不过也是,谁能想到有人能在武功方面超过自己。
毕竟他觉得古往今来,也就秦始皇能压自己一头。
但那也是因为奋六世之余烈,真比起来,他还是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