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宋应星篇完 (第1/2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愿秋风吹过的地方,到处都是金色的稻浪。
愿那个为国家辛劳了一生的老爷爷,在另一个世界,能悠闲地在禾下乘凉。
面对这一幕,黄渊再度深深鞠躬,报以崇高敬意。
两位宋先生对视一眼,他们从未见过黄渊对谁如此严肃,如此敬重。
甚至觉得,黄渊这种人,哪怕见到了帝王,也依旧是不卑不亢。
可今天,却对那个躬耕于田间,宛若老农般的人物,如此敬重,再三鞠躬行礼。
值得吗?配吗?
有人曾说杂交水稻不过是解决了一个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已,有必要这么大吹特吹一直吹吗?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烦不烦啊?腻不腻啊?
你这种在农田里的研究,多少有些上不得台面吧。
看看人家研究的都是什么?光刻机!曲率发动机!航天飞机!
多高大上!
是啊!
杂交水稻只是解决了一个吃饭问题而已。
可,你有没有想过,衣食住行,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个时代,都是人类生活下去的刚需。
越是基本的科学成就,就越伟大!
没有光刻机,没有曲率发动机,没有航空飞机,咱们不会死。
但是没有杂交水稻,华夏真的会有人饿死!
而且还是不少的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无量。
那袁老呢?这是多少功德啊!
所以才说,这位公参造化!
他这一辈子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只有这么一项科学成就。
但是能顶别人十件百件!十项百项!
所以,在看见黄渊躬身行礼后。两位宋先生同样如此,这是,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等漫天纸鸢都飞走之后,黄渊才缓缓直起身子,看向两位宋先生,道:“不知两位对三百年后的华夏,可还满意?”
“自然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原来科学,能创造出这么美丽的世界,此行,我宋应星当真是大开眼界。”
“还有我,之前一直认为弟弟编写《天工开物》于功名进取毫无瓜葛,属于游手好闲之举,现在看来我才是那个井底之蛙,真是大错特错啊!”
“我们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编写出更好,更完善的《天工开物》,为后世华夏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两位先生有劳了,黄渊在此谢过!”
“先生说的这是哪里话,应当我们感谢你才对。”
“不错,如果没有先生,我们也不知,后世华夏竟然如此精彩,科学技术竟然如此璀璨。”
“多谢先生,让我们领略了无比绚烂之光景。”
轰隆隆!
两位宋先生说完之后,一道时空裂痕悄然浮现。
两人都是心有所感,叹息一声。
原来,时间到了啊。
怪不得先生会同我俩道谢,不过,这璀璨的后代世界,真的看不够啊!
如果大明能有这十分之一,那该多好?
看着两位先生踏入时空裂痕,离去的背影。
黄渊又转头,看向了那片金黄色的稻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