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新的起点 (第2/2页)
而坚持在瑞金、于都、会昌之间的红军部队,因没有及时转变战略方针,致使红军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发来电报,指示中央分局要彻底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把集中的红军部队分散到各地去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3月,国民党军准备完毕,随即向尚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武装和地方武装开始大规模的“清剿”。
项英、陈毅遵照中央电报指示精神,将被围困在于都南部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分九路突围出去。
由于为时己晚,突围部队都被打散了。最后剩下项英、陈毅率领的一个营,突围时也被打散。
在收容队伍时,陈毅巧遇原信丰县委书记曾纪财,随即采纳曾纪财的建议,决定化装成老百姓离开于都上坪前往赣南省。
项英、陈毅由曾纪财带路突围到信丰牛颈,于1935年3月底到达油山,在南雄廖地与赣粤边特委和红军部队会合。
这天,何翠姑告诉封天宇和胡杏儿,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和中央军区机关都撤往油山,今后就可以在分局和军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了。
不久,蔡会文也带领赣南军区的部队撤向油山。
项英、陈毅到油山后,在大岭下及时召开特委和军分区领导干部会议,听取他们三个月的工作汇报。
项英、陈毅听后,赞扬他们站稳了脚跟,保存了力量,但对特委军分区干部盲目乐观情绪提出了批评。
他们明确指出:敌军“清剿”在即,不能搬用苏区打正规战的方法,机关要精简,部队要分散。
随即决定将集中在油山的部队暂时分散,以摆脱敌人对油山的包围。
为了贯彻党中央的电报指示,项英、陈毅于大岭下干部会后,率特委机关和部队立即离开大岭下,向北山转移。
项英、陈毅一行于4月上旬,在大庾县长岭村与先到达这里的蔡会文部会合。并在长岭村召开干部会议(即长岭会议)。
蔡会文、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何翠姑、王龙光、刘新潮、李国兴、张日清等近7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学习了中央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电报指示。项英在会上作了形势报告,他指出:中央苏区虽然丧失了,但主力红军的存在和游击战争的进行,必将推动新的革命形势的到来。
陈毅在会上也讲了话,他说我们要对新的形势有足够的认识,采取新的斗争方式,积蓄和保存力量,粉碎敌人的“清剿”。
会议提出以油山、北山为主要根据地,依靠群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长期坚持游击战争。
会议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针。
长岭会议还决定恢复和建立赣粤边党组织,将红军游击队编成4个大队和若干小队,分散活动。
(一)派蔡会文率两个大队向崇义、上犹边境和湖南汝城、桂东一带发展;(二)派李国兴率1个大队到崇义文英、古亭一带发展,把北山与湘南联成一片;(三)派一个大队到洪水寨、娘娘庙一带坚持游击;(四)一个小队留北山,随特委活动;(五)1个小队到南雄西部活动;(六)派1个小队到信南扩大游击区。
长岭会议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坚持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赣粤边游击战争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