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集网www.77biqu.cc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全集网 > 铁马金戈 > 第519章 历史的天空

第519章 历史的天空 (第2/2页)

1935年冬至1936年春,粤军采取“移民并村“的手段,封锁游击区。凡有游击队活动的地方都强迫群众全部搬走,不走者以通匪论罪。

油山的大兰、坪田坳等几十个村的群众被迫搬到山外,留下的房子全部被烧光。

在油山外围的大塘、乌迳、里东等地,驻扎粤军,企图通过移民封山,割断群众与游击队的联系,从而把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山里。?

粤军的封锁和寒冷的天气,使游击队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陈毅同志这样描述当时的艰苦环境:“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三更长。“

在这关键时候,群众尽力帮助亲人游击队,有的在临走前就把粮食藏在山上;有的冒着生命危险,趁进山砍柴的机会,巧妙地把粮食、食盐和药物带给游击队。

在群众的支持下,游击队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饥饿和严寒,度过了难关,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1936年6月发生“两广事变“。陈济堂反蒋失败,驻扎在粤赣边的余汉谋3个师撤走。

游击队抓住这一有利战机,伏击了进剿油山的乌迳“靖卫团“,击毙“靖卫团“团长傅振林。

接着攻打邓坊圩,活捉土豪江碧山,缴获一批枪支.布匹.西药和现款。

9月,蒋介石嫡系部队四十六师由赣州向南逼进,调防粤赣边区,向游击区大举进攻。

特委迅速作出“九月决议“,制定依靠群众,放手搞“两面政权“的策略,采取了“牵牛出山“的办法,插到蒋军的背后,先后袭击南雄水口圩保安队和南亩、里东等地的土豪。?

1937年4月,蒋四十六师策划“梅山事件“,利用叛徒陈海(原红军掉队人员)设下圈套,谎称中央派人到了大余城,企图以此诱捕陈毅。

陈毅渴望早日与中央取得联系,毅然冒险前往大余城,发现情况有变,立即返回梅山,叛徒阴谋破灭。

5月,陈海带领蒋军四个营的兵力包围特委机关驻地梅山斋坑,项英、陈毅等同志被困20多天。

蒋军日夜搜山一无所获,最后放火烧山。

在此危急关头,突然下了一场暴雨,陈毅等特委同志得以脱险。著名的《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在此危急时刻写下的。?

在蒋四师历时半年的“清剿“中,游击队损失惨重,特委书记李乐天、油山游击队大队长曾彪以及特委委员叶明魁相继牺牲,还有许多游击队员和群众也惨遭杀害。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和《告全党同志书》。

陈毅写信给大余县县长彭育英,要求国民党驻粤赣边军队停止对雄余边等地的清剿,合作抗日。

8月8日,项英、陈毅以粤赣边特委和赣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名义,发表《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宣言。

9月初,陈毅以粤赣边游击队代表身份,在南雄钟鼓岩与大余县县长彭育英谈判,初步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

1938年初,粤赣边和赣南各县游击队在大余县池江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第一支队。陈毅任支队长,率部北上抗日。

三年游击战争不但取得了反“清剿“的胜利,粉碎了敌人企图消灭革命力量的阴谋,而且还不断地抓住有利时机,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并把游击队的活动扩展到了全南、定南、龙南三县以至安远边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