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有这样的一个谜 (第2/2页)
此时,他听了陈济棠的来意,就说:
“大哥,你的意思我明白,而且我觉得你这是明智之举。红军离了江西之后,我们就可清净了,何乐而不为呢!”
陈济棠说:“老弟,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主张给红军让道。但是怎样才能让红军晓得我意呢?”
胡正太说:“大哥,这还不好说,派人去那边谈谈呗!”
陈济棠故意沉吟着说:“看来有必要同红军进行一次谈判。”
不过他又说,谈判之前,必须找个中间人先给红军“通融”一下,摸摸红军的“底牌”。老弟,你能不能帮我物色一个呢?
胡正太答应了帮陈济棠找中间人的请求。陈济棠走后,他就赶到茶楼与夫人说了此事。
何翠姑一听非常高兴,立即与组织联系。组织上指示,最好这个中间人就是胡经理。
何翠姑把组织的意思转告丈夫,胡正太沉吟一下说:“行,我来当这个中间人。搁别人身上还不放心呐!”
于是他编了一个理由对陈济棠说:“大哥,我思来想去,你这事找别人还不行,只有我出马了。我认识红军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内弟,他此时正在广东做生意,我想同他同到苏区传话。”
陈济棠一听,非常高兴,立即给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准备派总参谋长杨幼敏和黄质文、黄任寰三人为谈判代表,你们最好派你们的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谈判。”
胡正太在何翠姑的先遣队里找了向小飞,让他冒充罗炳辉的内弟。因为向小飞从来没到过万盛酒楼。
胡正太和向小飞到了陈济棠的大帅府后,陈济棠亲自单独召见他们,当面交代任务,并反复叮嘱:“途中千万小心,人在信在,不可有丝毫闪失。信一定要当面交给周恩来,速去速回。
1934年9月,胡正太和向小飞来到了瑞金。胡正太先找到自已当军团长的姐夫,并由姐夫陪同,很快就找到了红军保卫局局长李克农。
在李克农的亲自陪同下,胡正太与周恩来、朱德进行了极其秘密的会晤,并将陈济棠的密函当面交给了周恩来。
信的内容,正合周恩来所想。这些天来,周恩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陈济棠和蒋介石的矛盾在南线找到突破口这个问题。
至于要不要与陈济棠谈判,因为当时党内最高权力和军权分别掌握在博古和李德手中,周恩来、朱德也做不了主。
于是,周恩来和朱德立即找博古和李德商议此事。
经过周恩来、朱德固执地反复劝说,最后,博古授权周恩来和朱德全权处理谈判事宜。
送走了胡正太后,李克农提议让封天宇的特遣队回瑞金。
周恩来指示说,何翠姑同志那里的工作任务重,特遣队不可全部调来,以精干为好。
何长工、潘汉年被确定为红军方面全权谈判代表。
何长工当时担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粤赣省委常委。粤赣军区是与粤军最近的红军防区,其最高军事长官何长工自然是与粤军谈判的最佳人选。
潘汉年时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潘汉年、何长工郑重地接受了任务,与周恩来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