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有这样的一个谜 (第1/2页)
在中国工农红军刚开始长征的时候,存在这样一个谜:红军为什么会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三道封锁线?
陈济棠为何会心甘情愿地为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让道”,并悄悄送给“敌人”大量军火?
这还得从陈济棠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上说起。
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完全丧失在根据地内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准备进行战略转移。
但是从哪个方向突围呢?中央红军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粤北。
当时主政广东的是军阀陈济棠。第五次“围剿”红军时期,陈济棠任南路军总司令,授一级陆军上将。
他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把广东变成了他的天下,被人称为“南天王”。
这位粤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南天王”,却绝非蒋介石可以轻易驯服的走卒。
在1931年的“宁粤分裂”事件中,蒋介石被弹劾下野,陈济棠就“功不可没”。
后来陈济棠索性与蒋介石“均权分治”,使广东处于半独立状态。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机会收拾他。
第五次“围剿”一开始,蒋介石就在兵力部署上北重南轻,想把红军逼进广东境内,借刀杀人,以收“一石二鸟”的功效。
陈济棠对蒋介石利用战场消灭异己的做法早有领教,对薛岳在红军北面追追停停的目的自然也是洞若观火。
因此,他在接连接到蒋介石防堵红军的电令后,忧心忡忡地对部下们说:“咱们与红军的这场战是输不得也赢不得。若输了,共军进广东,老蒋说,我来替你剿,广东就是老蒋的了。若赢了,共军覆灭,广东已疲惫不堪,老蒋说,我来替你善后,广东还是老蒋的。”
陈济棠当然不甘心丧失自己经营十载之久的半壁江山,经过左思右想,他终于找到了一条妙计:“送客”。
他召集心腹将领开会,安排他们依计而行:
“咱一面慢吞吞地在红军的必经之地修造工事,以免被蒋介石抓住把柄;一面又不完成碉堡封锁线,开放一条让红军西进的道路,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专门从红军后卫部队身上作文章,以‘送客早走’。”
他希望此举也能收到“一举两得”之效:既防红军入粤也防蒋介石把自己的手伸进广东,以达到最终保住广东地盘的目的。
陈济棠虽然对自己的“送客”妙计颇为自得,但还有一个心事令他寝食难安。
什么心事呢?那就是:红军要真的乘虚攻击,在他的家门口或家中大打出手怎么办?
因此,怎么能让红军知道他的一片“好意”呢?
陈济棠思来想去,都觉得很不妥。
有一天,他去万盛酒楼找胡正太,希望胡正太能为他出出点子。
事也凑巧,恰好何翠姑也接到上级的指示,让她做做陈济棠的工作,在红军西征路上行个方便。
何翠姑就把这层意思与丈夫胡正太说了。
胡正太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同情共产党,愿意为共产党做一点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