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安抚怀柔巧布局,分化瓦解保平安 (第1/2页)
使者们带着李轩的期望与使命,肩负着大唐的安危,踏上了前往各藩镇的艰难征程。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大唐的未来走向。
最先抵达幽州藩镇的是德高望重的礼部侍郎周正。他踏入节度使府时,只见王雄高坐主位,身旁幕僚们神色各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息。周正不卑不亢,拱手行礼后,便开始宣读朝廷旨意:“节度使王雄,今大唐繁荣发展,然朝廷与藩镇乃一体,共护百姓安宁。陛下深知藩镇之不易,特命我前来,望节度使以大局为重,遵守政令,携手共进。”
王雄冷哼一声,不屑道:“周大人,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我都懂。可如今朝廷改革,对我们藩镇诸多限制,这让我们如何生存?”
周正面色平静,微笑着回应:“节度使莫急。陛下推行改革,旨在让大唐更加昌盛,藩镇亦能从中受益。若节度使积极配合,朝廷定会给予丰厚赏赐,还会在边境贸易上给予更多便利,让幽州藩镇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王雄心中一动,他深知边境贸易对幽州藩镇的重要性。但多年来的割据,让他对朝廷仍心存疑虑。他沉思片刻,说道:“周大人所言虽好,但我如何能信?”
周正见状,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函,递与王雄:“此乃陛下亲笔所书,承诺只要节度使遵守政令,朝廷定会言出必行。”
王雄接过密函,仔细查看,心中的防线开始动摇。而与此同时,周正也在暗中观察着王雄的幕僚们,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他发现,其中一位年轻的幕僚眼神闪烁,似乎有话要说。
周正寻机与这位幕僚私下交谈,得知他对藩镇与朝廷对抗的做法并不认同。周正晓以大义,说道:“大唐繁荣,百姓方能安居乐业。藩镇若与朝廷作对,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你乃有识之士,应劝节度使以百姓为重。”
这位幕僚被周正的话打动,决定在节度使府中为朝廷说话。在他的劝说下,王雄的态度逐渐软化,虽未立即答应全面遵守政令,但承诺不再扩充军队,并逐步补缴截留的赋税。
另一边,前往扬州藩镇的使者是能言善辩的户部郎中郑毅。赵勇得知郑毅到来,表面上热情相迎,实则暗藏戒备。
郑毅见到赵勇后,先是夸赞扬州藩镇的繁荣,而后话锋一转:“节度使,朝廷此次改革,商业税收调整乃是为了促进全国商业的公平竞争,扬州作为商业重镇,更应带头遵守。若节度使积极配合,朝廷将在扬州设立商业特区,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助力扬州商业迈向新高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