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别小瞧粪便 (第2/2页)
枝枝蔓蔓的灌木丛歪歪斜斜地躺在雪地之中,周围更是平整得连一根草都没有,这是被大量动物踩踏过后的痕迹。
鹿口坡的名字来源,一半儿是因为这里有马鹿出现,而另外一半儿则是因为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不大的小村庄。
鹿家屯。
对于起名字,关东山地区的老百姓可以说很是形象。
山坳之中地被称为“窝子”;平缓一点的山叫做“坡”;有屯垦的地方叫做“屯子”,这些都是缘起于多年前的闯关东活动。
旧中国曾经有过三次比较大的移民潮,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
关里人先后在东北落脚后,人也是越来越多,从荒芜之地的三五家到后来的几十户人,逐渐的形成了屯,屯和屯之间距离两三里地,十几个屯又组成了一个一个的村,这些地方最一开始都是一些亲戚里道,相互投奔而来,基本就是一个大家族。
有人先是落了脚,后来的那些三叔五婶二大爷便互相投奔而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生产大队开始建设起来,鹿家屯也就集体搬走了。
巡山界歪歪斜斜地上了坡。
看这个巡山界,应该是鹿群一来一回走的了,走到头然后在转回去。
“看起来这个大鹿是在这里过的夜。”张铁军在几棵折断的灌木丛树枝旁边发现了一小撮鹿毛和很深的一个蹄印。
蹄印的宽度大概是十七八厘米,看起来应该是成年公鹿。
雪地之中还有不少翻出来的草根树枝,这些鹿应该是在这里吃了东西。
“拉了还不少...”张铁军蹲在一个“小黑包”旁边说道。
马鹿的粪便很粗,也很分散,大概和手指头差不多长,手指肚差不多大。
看起来这些马鹿应该是黄昏时候巡山,晚上的时候在这里吃的,然后排泄到了这里。
有了这些线索,张铁军能够肯定,这些马鹿不会距离自己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