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第2/2页)
娘脸色煞白,风尘仆仆,鞋子走破了个洞都不得知,神情惶惶,失魂落魄。
“怎么办,店铺里忽然都不要咱们的针指活儿了,我跑遍了村镇所有知道的店铺,都不要……”
裴素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定是单家干的好事。
“娘,无碍。”
等再过几天,县试过后成名,他就能改善家里的窘境,也不会再让母亲和妻子辛苦做针指赚钱。
谁知,安慰的话还没说话,母亲忽然就爆发了,猛地抬头落泪,结结巴巴道:“无碍,怎么无碍?!你念书一年年不过,花那么多钱,你老子早就死了,家里没有进项,那点家底子只有出的没有进的,全指望做点儿针指,如今这条生路也断了!”
王氏的哭叫把家人都引过来了。
裴素略有些惊愕,闭了嘴。母亲付出很多,怨气很大,骂他这个当儿子的,也只得恭敬聆听。
余莹之前和顺娘去小河边淘米,刚回来便看见婆婆哭闹发火在骂裴素,吃了一惊,忙过来问发生了何事?
婆婆哭着举着那堆绣品,“素儿媳妇,不知怎地,人家不要咱们娘俩的针指了,咱们家完了,没有活路了啊……”
婆婆越哭越惨,裴素笔直站着,隐在袖子下的手指,逐渐攥紧。
余莹好容易从她的哭诉声中听明白了,看看脸色发青的裴素,忽然噗嗤一笑。
打从穿越过来,就看见裴素虽然年纪不大,总是沉稳从容,成竹在胸的模样,头一回见到他被亲娘骂得哑口无言的狼狈模样。
“娘,别急,别哭,我有办法。”
王氏愕然止住了哭,裴素也愣了一下,一家人全看着她。
余莹让顺娘去煮饭,哄着婆婆擦干眼泪,自己拿着那堆针指出去了。
不一会儿回来,换回两吊钱。
虽然比铺子里给的少些,但也没吃大亏,刨去成本,赚的也够一月买菜米的钱了。
婆婆大为惊讶,问她哪里淘换的。
余莹把钱给她,笑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店铺里不收咱们的,总得收别人的,才我去同铺子做活的婶子家里,卖给她了。回头她当做自己的再卖给店铺,不花一分力气,白赚咱们几文。”
总比赔了的强。
“阿弥陀佛,有法子就好,素儿媳妇,你脑子真灵!”婆婆终于破涕为笑。
裴素看着余莹,大为讶异。
莹娘的机灵聪慧超出了他的预期。
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简单八个字,却极有道理。
她是从哪儿学的?
养父家里吗?
余莹哄好了婆婆,心里也在考虑以后。
纸包不住火,这次偷偷卖给了别的绣娘,多几次露馅就不管用了。
跟人干,有风险,受制约。
这也过完年了,自己手头有点钱,能不能置办点产业,做点什么小买卖,好不断赚钱糊口,免得坐吃山空呢?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顺娘听话惯了,更没有主意,想来想去,唯独一个裴素看起来聪明靠谱,能凑在一起出个主意。
“你想置办什么产业,做什么生意?”裴素听她说完来意,不答反问。
虽然再过些时日,等他有了进益,家里就会摆脱困境。且为官者没有叫妻子做小买卖的道理,平白惹人笑,然而他真好奇莹娘的小脑袋瓜里能想出什么。
余莹掰着手指头说:“本来买地是最好的。只是我钱不多,买不了多少地,且家里没有人口种地,还得雇人,只得算了。”
“我会做饭,想以后开个小食铺,不求大富大贵,挣出一日吃穿应该没问题。”
裴素看着余莹畅想未来的认真模样,心中忽然有些软。这丫头,是真不知道自己夫君未来的官职权势啊。
裴素最近其实有点烦躁。
压力主要来源于自己的母亲。王氏越临近考试,心里越紧张盼望,不断叮嘱儿子要争气,他死去的爹对他期望多大,他肩负提携全家的重任,全家的未来都指望他了……虽然,这些他都知道,然而娘每天耳提面命,不停地重复,他真快受不了了。
最近只有莹娘这儿,能叫他松口气。
裴素外表温润,其实心高气傲。人家越要求他什么,他越不想理会,真不求他的,他反倒愿意看着心意给。
听到莹娘宁肯自己做小买卖,也想不着问他要钱养活。
他忽然就很想给这小丫头一个意外之喜。
“天寒地冻的,在外面走动的人不多,买卖不好做。”
裴素沉吟道:“等考完试再说。”
“你得记得啊。”
“忘不了,你放心。”
余莹就放心地走了,根本不知道已得到了一个珍贵的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