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改革变法(上) (第1/2页)
秦历三年,这一年除了兵役制度,教育、医疗、工商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也不断进行改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事实上,古人数千年前就知道没有任何制度可以一成不变地延续下去,只有不断地革新,与时俱进才能使得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如今秦国的政府机构部门已经逐渐完整,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和执法单位已经和后世非常相近了。外交部、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交通部、水利部、财政部、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国防部等多个部门将政府的职能变得清晰完善。
相比于国外的小政府小职能,中原自古以来更加习惯大政府大职能,因为西方人更加强调个人自由独立,实际上是包装过的封建迷信残余,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政府大职能已经深入人心几千年了。
虽然皇帝已经被推倒了,不会再立起来了,但是民众依然觉得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管理好国家和人民的所有问题,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全都需要管理。
所以中原大地上不管怎么变,只要建立统一政权,这个政权就必须承担无限连贷责任,如果做的不好,人民不会接受任何理由,人民的反噬将一波接一波涌来直到玉石俱焚的才有破镜重圆的机会。
相比之下,西方对政府要求很低,相应的对国家的忠诚度也很低,西方人对于改变民族、国籍和信仰都没有道德捆绑,以后世西方为主导的世界观来看是维护个人自由,但如果以中华传统观念来看就是没有廉耻、不忠不义。
因此,虽然西方将我们华夏文明称为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但其实他们才是伪装成国家的利益群体,以利益勾连,也终将因利益而分崩离析。
言回正传,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三个方面,分别是军制、政制还有土地制度。
前面两个改革还算好办,毕竟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补充到军队和公务员队伍,哪个军官或者是政府要员不配合,分分钟停职,然后让下面的人顶上来,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导致每个重要职位下面都有一大堆的人等着上位。
就好像企业招人一样,如果是供过于求,那就是买方市场,企业可以肆意压价、加大剥削,应聘者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如果是供不应求,那就是卖方市场,企业必须提高工资、增加福利待遇才能招的到人,一旦克扣工资、奖金,员工分分钟提桶跑路。
如今秦国有一百多万的公务员和两百多万的后备役以及近十万人数的大小军官(包括已经退役的),缺了张三还有李四,没有吗那一个岗位离不开谁,如果有需要的话分分钟就能找到顶岗的。
因此军制和政制改革阻力虽有但都不是很大,很容易就压倒反对派将改革贯彻落实。
然而,土地改革就非常艰难了。因为农民将土地看成了命根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且他们很难改变长久以来的固有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