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枝 第33节 (第2/2页)
见问雪吓得脸色煞白,清风松了手,“你怎么在这儿?”
“哦,今日迟迟不见人叫我们来伺候,我怕郡主起了身边无人,所以就想来看看,结果还没进院门就遇上了清风大哥。”问雪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让清风知道郡主养面首。
听了问雪的回答,清风还算满意,见她这幅胆小的样子,也不敢乱说闲话,“今日都不用来伺候了,明早再过来吧。”
“是。”问雪端着空了的水盆回房。
路上,问雪脑中很乱,清风出现在郡主院子里,那郡主的面首岂不是很容易被发现,而且,温将军去哪儿了?
昨晚回府的确实是温将军,那今日温将军是何时离开的?
那个面首又是何时到府上的?
一连串的问题涌入问雪的脑中,她一路思索也想不明白,等回到了房间,其他三个丫鬟见她衣裳湿了,忙问她发生了什么。
“我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所以水洒了一身。”问雪说话时眼神乱瞟。
“见到郡主了吗?”画扇问。
“没有,在院外看见清风了,他说今日都不用去伺候了。”问雪说完,便说要去换身衣裳,并不理会其他人面上的诧异。
武举比试匆忙,皇上连续三天看比武,最后的武状元是工部尚书的儿子杨明。
杨明的武功确实很厉害,和他过招的人不出十招纷纷落败,皇上对杨明好生夸赞。
看着杨明,皇上仿佛得了个宝贝,当即便封杨明为游击将军。
这是靖国有史以来,第二个无军功就被封将军的人,第一位还是靖国初年同样武举出身的沈渊,不过当时靖国北地被敌人入侵,沈渊的父亲向朝廷请求支援,当时朝中并无可用之人,这才临时武举,选拔人才率军出征。
可是现在靖国一无战事,二来朝中有王将军和沈将军两位大将军,皇上却封一个初出茅庐的杨明为游击将军,此举有些难以服众。
不过朝中官员,多少有些忌惮工部尚书的势力,且工部和户部两位尚书一向交好,没人敢去触这二位的霉头,就算是心中不忿,也无人站出来反对。
但是杨明被封为游击将军的消息传到了军营里,士兵们便不服起来。
有多少人在战场上几乎丢了命去,回来才得到一些赏赐,若是立了战功,才能一级一级升上去。
可杨明这个人,他们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连战场都没上过的人,凭什么被封游击将军?
有些士兵问到了温顾面前,温顾并未对这件事发表意见,只是说:“皇上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你们若是不服,等将来杨将军到了军营,找他比试一番,看看他配不配当这个将军。”
丞相身为百官之首,自然觉得皇上此举不太妥当,可是上次张美人一事,丞相率领官员逼皇上上朝,已经惹得皇上不满,若是此时再去劝谏,恐怕会惹得皇上发怒。
可是,难道就看着皇上这般拿国事当儿戏吗?
派人几经打探,丞相得知,是张美人给皇上吹了耳边风,皇上这才心血来潮,决定武举,往深处想,张美人是钱尚书送给皇上的,而杨明又是杨尚书的儿子,这两人勾结多年,这次是不是又想搞什么别的动作?
一心想把皇上从歪道上拉回来,明知皇上不喜欢听,丞相还是于一日下朝之后进谏了,他跪在皇上面前,细数张美人进宫后以色惑君、奢侈无度、虐待宫人等几项罪状,又提出杨明年纪尚轻且无资历,无功受封会寒了那些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请皇上将张美人打入冷宫,并收回对杨明的封赏。
皇上听了,火冒三丈,“丞相,张美人是朕的美人,她所作所为都是朕允许的,而我靖国将军需要新鲜血液,杨明他能在武举中夺得状元,自然能力不俗,将来若起战事,再让他上战场历练有何不可,朕看丞相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才说出这般颠倒黑白的话,来人!送丞相回府,等丞相养好了病,再来上朝。”
就这样,皇上以养病之名,将丞相软禁在了丞相府。
丞相被软禁,满朝哗然。
连丞相都被软禁了,谁还敢说什么?
朝上再没人敢说话,张美人在后宫愈发得宠,杨明也成了皇上眼前的红人。
一朝成为游击将军的杨明,成了京城里公子们追捧的对象,整日生活在别人对他的吹嘘之言中,觉得自己比起温顾来,也不遑多让。
且因他无军功在身,朝中人多少会看轻他,他太需要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了。
“皇上,北羌对我们虎视眈眈,臣愿意领兵驻扎边境,定不让北羌入侵我国一寸领土。”杨明在皇上面前挺直了身板,开口就是豪言壮语。
皇上听了心里高兴,自己提拔的新人有胆量是好事,放他出去锻炼锻炼也好,便同意了杨明的请求,还让王将军将手里的十万兵权交出来,由杨明率领这十万大军去边境。
王将军年纪大了,虽然领兵,但是已经许久没上战场了,所以皇上让他交出兵权,他第二日就把兵符交了出来。
但是杨明这个人,他是信不过的。
先不说他武功多好,就凭他常年留宿青楼,还曾经做出和自己父亲一掷千金争抢花魁的事,便知此人人品极差。
这样的人,能带好兵吗?
在家“养病”多日的丞相,迎来了第一个来“探病”的人。
温顾手上拿着好几样补品,还真像是探病的。
“人人都知道我这病是假的,你带着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丞相苦笑,招手让温顾在自己对面坐下。
“架势还是要做足的,晚辈怕皇上一个不高兴,也让晚辈病一回。”
丞相被软禁多日,心情不郁,倒是被温顾的话逗笑了,“你这小子,之前你朝皇上问赈灾粮的时候,不是挺厉害,这么这次一句话都不说?”
丞相一心为国,结果这次出事,朝中连一个为他说话的都没有,他难免心寒。
“丞相权当晚辈糊涂吧。”
“呵,你才不糊涂呢,糊涂之人怎能以一己之力安顿好南方数十万灾民?你是不是心里有别的想法?”丞相觉得温顾和其他官员不一样,他是正义的,是真的心怀天下的人。
“晚辈什么想法都没有,现在只想让天下太平,没有战事。”温顾喝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