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枝 第24节 (第2/2页)
萧惋带着温顾来到了母亲的灵位前。
温顾看见灵位上只有静和长公主的牌位,不由得问:“为何只有静和长公主的牌位,没有周将军的?”
这个问题,问得萧惋愣了一下。
小时候,萧惋曾经问过太后,自己的父亲是谁,但是每次一提起自己的父亲,太后就会生气,说她的父亲是间接害死母亲的凶手,让她这辈子都不许提起父亲这个人。
时间长了,她不敢提,所有人在太后面前,都不敢提起周流风这个人,在宫里,周流风这个名字是禁忌,提都不能提,更不可能设他的牌位了。
就算有他的牌位,太后也不会让父亲的牌位和母亲的放在一起。
大概是太后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在她长大后,也不敢在母亲的牌位旁,加上父亲的牌位。
“将他的牌位放在这里,太后会不开心的。”萧惋声音平静,听不出来什么情绪。
温顾没说什么,只是给静和长公主上了炷香之后,磕了三个头,说了几句,自己一定会对萧惋好的类似的话。
中午,两人在府上用了午膳,饭后萧惋有些困倦,便回房小憩。
温顾找了个下人,要了一块木板和其他工具,坐在萧惋院子门前台阶上,开始刻东西。
没过多久,罗师傅走过来,“温将军,你要做什么,吩咐下人做就可以,何必自己动手呢?”
温顾抬眼看了他一看,“这种事,不想假借他人之手。”
罗师傅看着温顾手中的木板,被修成一个长方的形状,接着温顾开始拿着刻刀在木板上刻字。
“温将军在做什么?”罗师傅问。
温顾没有说话,就在罗师傅以为温顾不会回答他的时候,温顾开口说:“纪念一位故人。”
良久,罗师傅在温顾身边坐了下来。
这是个很奇怪的场面,自从进了郡主府,一向谨小慎微的罗师傅,竟有胆子和温将军并肩坐在一个台阶上,而温顾也很随和,并未赶走一个下人。
看出了温顾在刻的东西,罗师傅问:”这是你的亲人吗?“
“不是。”温顾说话时,眼睛不离手里的东西,“但这是我夫人的亲人,也就是我的亲人。”
“郡主是个很好的人。”罗师傅沉声说。
温顾看了罗师傅一眼,罗师傅开始解释,是萧惋救了他和女儿箩萤的命,又不嫌弃他是个瞎子瘸子,给他一份差事做。
“郡主很好,你们也很好。”温顾回应两句,然后接着专心致志地刻着。
罗师傅点点头,又坐了一会儿,看温顾刻得专注,便起身离开。
萧惋这一觉睡得不长,过了两刻便醒了。
醒了之后,自己去桌上倒了杯茶水喝,听见门口有声音,放下茶杯走出去,看见了坐在台阶上的温顾,他手上拿着什么东西,肩膀一下一下耸动。
萧惋走近,看见了温顾拿着的是一块木板,上面的字快要刻完了,刻的是“亡父周流风”。
他在刻一块牌位,她父亲的牌位。
听到身后的动静,温顾知道是萧惋醒了,动作未停,说:“快刻好了。”
萧惋在刚刚罗师傅坐过的位置坐下,“你为什么……”
“周将军以身报国,皇上本该将其厚葬,但是因为太后疼惜静和长公主,又把静和长公主的死怪罪到周将军身上,所以周将军连个墓都没有,我只是觉得,像周将军这样的人,死后不该被人们就这么遗忘,最起码,他的儿女应该记得,你受太后的影响,无法坦然做这件事,我来替你做,我是你的丈夫,理应叫他一声父亲的。”温顾说完,刻好了最后一笔。
萧惋就静静看着温顾刻完,一时之间眼眶微湿,“我没忘记他。”
“我知道。”温顾笑笑,将牌位竖起来看看,“明日叫人做好底座,再送过来吧。”
“嗯。”萧惋低头,背过身拭去眼角的泪,不让温顾发现自己的异样。
“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温顾起身,将萧惋扶起来。
两人回府,谁都没提那块牌位的事,萧惋自行回房,温顾也回了书房处理公事。
三日休沐过去,温顾早上很早便去上早朝,下朝后去了军营,晚上日落前才归家。
一连十几日都是如此,萧惋渐渐习惯这样的日子,晚上两人同床共枕,萧惋也放开了睡。
夏季天热,萧惋一热就会踢被子,每次都是温顾替萧惋掖好被角。
这一日,萧惋邀请王若筱和刘茵茵到府上做客。
婚后几人一直没见面,再见面,王若筱和刘茵茵明显觉得萧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能有什么不一样的,不过是挽起头发而已,你们是看不习惯吧。”萧惋说。
“不是,是你整个人的状态不同了,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同。”王若筱看着萧惋,觉得她眉眼之间多了种风情。
“惋惋,温将军他……对你好不好?”刘茵茵问。
“挺好的,我们两个现在就是搭伙过日子,白日里他上朝又要处理军务,晚上要是回来的晚,我们连面都见不着,能有什么不好的。”萧惋笑笑。
“谁家都是这样的啊,我爹和我娘也是这样的,不过现在他上了年纪,有些事情有年轻人去做,他才有空闲陪我娘。”王若筱倒是没觉得萧惋说的有什么不对。
刘茵茵笑了笑,“瞧你说的这般坦然,莫不是已经想好婚后怎么过日子了,听说伯父伯母开始给你张罗人家了,难道你自己心里有了人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