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偏科的人才 (第2/2页)
“先前请孝直兄考虑益州的律法之事,不知想的如何了?”
“刘璋父子祸乱益州多年,益州之疲,深入骨髓,非良策不可治之啊。”
法正脸上闪过一丝犹豫,想了句话接了下去。
“我已上奏朝廷,请孝直兄在益州留任。这益州牧的位置,我只是兼任,迟早还是要回荆州复命的。朝廷现在很缺有远见的官员,孝直在蜀地官员,你的意见,很是重要。”
诸葛亮也把话说明了,不论是谁来接管益州,法正的身份都很重要。
“蜀地律法不兴,乃是益州的官府放纵之由。百姓不信任官府,各地的大族养兵自重,私蓄钱财,不愿与官府来往。
。我以为应该相仿高祖旧事,与蜀地百姓约法三章,从宽入严,防止朝廷的命令激起民变。”
诸葛亮听完有些惊讶,没想到法正会这么想。cascoo.net
他对个人的事情,可是有仇必报的性格,这两天光是他知道的,就不止三四起了,都是当初跟法正有过节,现在被法正追着报复的。
谈到蜀地的百姓,法正却说要缓着来,这可与他的性格不太像。
同时也让诸葛亮感到平衡的一件事是,法正的政治能力确实不太行。
蜀地政局不稳,天下未平,乱世应当用猛药,得让蜀地的百姓先知道一点,朝廷不一样了,不是那个上面没有天的时候了。
“都督以为如何?”
“嗯……不然。”
“请都督赐教!”
法正眉头一皱,气势顿时矮了一截。
“孝直且慢,还有一位贵客,马上就到了。”
“还有人?是谁?”
“黄公衡。”
诸葛亮笑而不语,等着法正的反应。
黄权闭门谢客多日,法正听说诸葛亮派人送上了一封书信,黄权就把门上的牌子给摘了。
当时法正认为这事也太玄了,今日看来恐怕是真的。
“法正有一事不解,请都督为我解惑。”
“孝直但讲无妨,亮必知无不言。”
“黄权此人,我亦有所了解。其人刚正不阿,要数川中的忠臣,此人恐怕不在张任杨怀之下。都督是用了什么办法,能让他心甘情愿的出来做官?”
法正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好直接问诸葛亮。
“此事简单至极,我不过是转交了一封书信给他。”
“什么书信可以竟有如此效果?愿闻其详!”
“一封写着徐州战报的书信,我把张辽将军受拜淮安侯这一页,单独送到了他门下。”
诸葛亮羽扇轻摇,看着法正恍然大悟的样子。
封侯拜将,自古都是没有人能拒绝的事情。
换了天,人也该改变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大势逆着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更不会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