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人心 (第1/2页)
以往。
村里要搞什么项目,都是有村长王长年带头,领着镇上的领导前前后后至少要忙上一个月,每个月至少要开上四五场村委会。
村里的村民自然免不了要跟着参加。
美名其曰民主决定。
其实在村民们看来,那些镇上的领导无非就是下乡来刷存在感的,吃吃喝喝两个月后,事情也黄了。
大家对村里发展项目也没了信心。
反正就是不怎么相信镇上那些人能够带领村里发展。
而且,这样的例子很多,九阳镇曾经发展过两个项目,有的村那是真的穷疯了,答应上项目。
结果项目没干两年,全都黄了。
所以,阳光村的村民们还是比较庆幸的,没有听镇上那些人吹嘘。
可现在,
村长和张道年就这么简单一说,也不找大家讨论要不要干,就这样收场了?
这让村民们很不习惯,心里疑惑重重。
人心啊,就是这样,你越是在意他人,他人越是不在意。
你越是敷衍,对方反而觉得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就这样,一场本来以为要持续很久、讨论很久的村大会,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不少村民皱着眉头,不大愿意离开。
可张道年和王长年躲在屋里压根儿就不出来,他们也没办法。
直到一天后。
王长年总算出现了,嘴里叼着一个烟斗,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挨家挨户问有没有人愿意帮忙干活的,两百块一天,张道年出钱请。
村民们大惊。
难不成张道年真的挣钱了?
算算啊,两斤石斛枫斗三千块,五斤当归五百块,十斤党参......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就那天张道年摆在桌子上的东西,就价值好几千块。
张道年还说过卖了不少给灵芝堂,那不就是说张道年现在已经是万元户了?
要知道,张道年不久前还是个饭都吃不上的大傻子。
转眼间比他们都还有钱?
不过,精明的村民们并没有马上相信,而是纷纷扛着锄头农具从家里出来,全跑到张道年家帮忙。
“张草药,你那草药真卖钱了啊?”
“张草药,真的给两百块一天?”
“张草药,种石斛真的能卖钱?”
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张道年有一嘴无一嘴的应付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敷衍。
但这敷衍的感觉又像是在掩饰。
掩饰什么?
精明的村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不就是掩饰挣了钱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