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千年古物 (第2/2页)
“嗯,都听你的。”璐郡王伸了个懒腰,“整完孔家我是要避开两天的,省的大伯父找我麻烦。”
第二天比较热闹的地方,不是濮阳侯府,其实是“来一碗”。濮阳侯府里就那么几个人在谈判,加上被璐郡王强拉去做见证的京兆尹和大理寺卿,其他的都是濮阳侯府的人,訾三老爷也被强行带到了现场。至于范三夫人和小范氏,她们倒是觉得这种事情应该是她们在场拿主意才对,可是想归想,没人理她们有什么办法,连濮阳侯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只能在隔壁自己家里等着。曹氏出来打发她们的时候,转述了濮阳侯的原话,“这都是爷们的事儿,你们瞎搀和什么劲?”
濮阳侯府门前的路人今天明显多了许多。侯府在崇义坊,往前走是朱雀大街,往后走是“来一碗”所在的平宜街,所以很多人失望之余,就到了“来一碗”等消息。
“太过分了,打官司至少应该去衙门吧?怎么可以在侯府私了呢?”在衙门还可以去围观,这侯府大门一闭,什么都看不见。
“就是,这鲁地的人欺到咱们头上,咱们也关心濮阳侯府能不能讨回公道呀。”理由还冠冕堂皇。
孔家在京城跟濮阳侯府发生纠葛确实不明智。一个是外来的,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何况这次是一面倒,所有人都知道孔家做事不地道,欺到人濮阳侯府头上了。再说这濮阳侯府,虽然府里经常有怪事,还有不少不务正业的子弟,比如訾三老爷,可人家从来不敢欺压百姓,没有让百姓愤恨的地方。訾三老爷是好色,可他也就是祸害自己家钱财的本事,强抢民女什么的,他还真的没那胆子,怕被家里父兄打死。范太夫人惯着他,可范太夫人没权没势,就是手头有点钱。这种情况下,京城还真没有什么同情孔家的人,多的是在看笑话。
孔家主今天去了濮阳侯府,也是本着认栽的心态过去的,没办法,愿赌服输,算计不过人家。唯一有争议的,大概就是那把坑爹的“千年古椅子”了。
在“来一碗”等着最新消息的人很快就知道了,孔家主给訾家的祖宗结结实实磕了九个头,算是赔礼道歉。京兆尹胡图大人经过多方考证,结合市场行情等等因素,给那把椅子估价十万两银子。价格听着是有点高,可那是传了千年的传家宝,谁家能有这么个老物件,给多少钱都不会卖的,那是祖宗留下的念想不是?反正,商量了不少时间,孔家主还是给了。至于訾三老爷先拿走的赔偿“嫁妆诈骗”部分的银两,璐郡王表示可以还回去,正好嫁妆里面好几块有念头的精品菊花石,可以请京兆尹给重新估个价。孔家主闻言大惊,当机立断坚决要承认跟訾三老爷的交易合法。
真让他们重新估价,那就真的要元气大伤了!这次跟范三夫人玩这一把,孔家家产损失一半多,孔家主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要早点儿回家,回家,让我回家。
“濮阳侯府这次可赚大了,一下子得了能有几十万两吧?”羡慕嫉妒恨的声音开始出现了。
“错了,钱都让訾三老爷拿走了,那位手上能有余粮?最后也不知是要便宜哪个头牌还是赌坊。”知道内幕的人还是有的,“濮阳侯府得了那椅子的十万两是真的,不过濮阳侯亲口说了,老璐郡王能醒来是祖宗积德,那么祖宗留下的椅子他们也不敢拿来吃喝。这笔钱直接交给了京兆尹,要用来修桥铺路,接济贫寒。”
“真的假的?那可是十万两。”不信的人多。
“当然是真的,老璐郡王能活过来,对于濮阳侯府来说,不比十万两更重要?璐郡王府这两月都不知道捐出去多少银米了。人家那是知道感恩,得了好报更要行善积德。”
……说着说着,大家的焦点还是回到了訾三老爷身上,他真的能保住那么多钱财吗?
孔家主喜滋滋拿着京兆尹开的放行条回到别院,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打点行装准备离开,可是许成雄直接给他浇了一大盆冰水,“还有户部那里呢,岳父没忘记吧?”
訾家的事认怂基本上就是能够过去的,户部那里真的是可大可小,随时可能抄家灭族。
“那几张假银票到底是哪里来的?”许成雄气急败坏,自己白在京城呆这么久,没人愿意跟他结交,丢了世子的位子,最后还有可能多了一位造假银票的岳父。
“你不知道?”孔家主试探地问,明显有大问题。
“我该知道什么?”许成雄没好气,尽管眼前这个是他岳父,以后可能还是双料的,他也不耐烦应付了。
“王爷那个文书,你带进京的蒙来,最擅长仿造各种文书,这银票就是他弄出来的。”孔家主很遗憾,“不过他说是第一次做,估计是这样,才会一眼就让钱庄的人看出来。”
许成雄真要吐血了,现在是要拿他的人去换放行条吗?可是不把人交出去,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