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第一过! (第1/2页)
论帝王功过!
评千古一帝!
见大唐盛世!
这口气,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就是这帝王功过,现在是什么朝代?唐朝啊!
帝王是谁?可不就是他李世民吗。
连史官都不一定有资格评论我之功过,你要来论?
还有这千古一帝,更是他李世民都梦寐以求的称号,你也能评?
至于最后一点,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他这几年以来,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前来观摩学习的人不在少数,也不多此人一个。
“如何论朕之功过?你且说说!”说这句话的时候,李世民的眼睛再度微微眯起。
若是熟悉他的人,便知道这是他即将发怒的征兆。
很显然,若是黄渊说得不好,不对他心意。
这位戎马一生的皇帝,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善茬。
“帝王功过,当朝人自然没有资格评论。”
“毕竟功也好,过也罢。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也许如今你眼中的荒唐之举,历经千百年后,却成了造福后世的功绩。”
“又或者,你眼中的功绩,历经千百年后,实则害人不浅。”
“这些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我说,只有后世人,才有资格评价前人!”
“当然,后世人毕竟只是后世人,没有和前人生活在一样的朝代,经历一样的人生。”
“我们只能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找寻关于前人的只言片语,从而尽可能公正地还原前人功过。”
“所以,哪怕再公允的评价,也是有失偏颇的。”
“我们做不到完全的公允,但一定是最接近公允的!”
此言一出,李世民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此人一共就说了两点,却句句在理,即使他有心刁难,也毫无纰漏可寻。
于是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愈加重视。
“那你们后世,又是如何评价朕的?且说来听听。”
李世民再度提问,然而黄渊听见之后,却微微摇了摇头,道:“我劝陛下还是不听为好。”
“为何?难不成后世对朕,尽是些诋毁之言?”李世民眉头一皱,感到有些不妙。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不在乎身后名的,即使他是李世民也不例外。
“你且放心说,魏征整日直言劝谏,数次在大臣面前与我争论得面红耳赤,不也好好地活着嘛。”
然而即便他这样说了,黄渊却依旧道:“陛下,依我看,您承受不住。”
“荒谬,我少年从军,一直到今天,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不计其数。还有什么是我承受不住的?你且放心说,我保证绝不动怒!”
最后一句话,李世民几乎是盯着黄渊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出来的。
“既然如此,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后世史学家认为,陛下您之一生,共有三大过错!”
“这第一点,便是荒淫无道,不顾伦理,抢占嫂嫂!”
这话一说,但凡是个正常人,脸上都会有些挂不住。
毕竟不顾伦理不管哪朝哪代,都是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