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落水村,玉髓芝 (第1/2页)
滨化很大。
与渝州城不同,滨化对商业的重视程度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凡是经商者,心中的圣地大多莫过于这里。
驾着马车走在繁华的街市上,耳边到处塞满了商贩的吆喝和买家的讨价还价声,但是鲜见打架斗殴这类滋事的发生,在滨化犯事,无论大小,牢饭是免不了吃上几顿的,再严重一些,便是直接发配边疆充军,算是法制比较严苛的一座城市了。
也正是因此,滨化落水村全村惨死一案一经发生,滨化官府当即震怒,城中大大小小的公示牌上连夜张贴满了高额的悬赏令,整个城市恍然有了种全民皆兵的感觉。
“滨化的城主了不得啊!”
即便从未谋面,但滨化城主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有机会一定要见见他本人!”
天色渐暗,赶了一天路的宁渊连着打了好几个哈欠,算起来,他也有一天一夜没有好好的休息了,在路边随意找了家饭馆,点了两三样小菜,顺道买了一壶清酒,他独自一人坐在饭馆的角落,半睡半醒着填饱肚子。
“你们听说了吗?落水村的案子被何三东捕头接下了!”
邻座的一位男人急匆匆的闷了口酒,惊讶道。
“什么?何三东接手了这件案子?”
“可不是吗?据说这个何捕头诡异的很,只要是由他接手的案子,最后无一不是震动长安的大案件!而这一次更是奇怪,他居然亲口提出要接手这次案件,可见,落水村灭村案背后的恐怖。”
宁渊耳朵逐渐竖了起来。
“明天一早,何捕头就要出发去落水村了,但这一次他身边竟然还跟着一个少年,我是越来越觉得奇怪了,何捕头以往办案从不喜欢带着旁人,就连干了近四十个年头的张捕头都入不了他的眼,你说,这个少年还能有张捕头办案经验丰富?”
“说知道呢?奇怪的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罢了罢了,咱俩还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吧,来,喝酒喝酒!”
宁渊睁开了眼睛,嘴里喃喃自语,
“何捕头。”
片刻后,他叫来了小二,拿出了一枚银光发亮的银锭,在小二的面前这么晃了一圈,
“我问你答,那么这锭银子就是你的了!”
小二贪婪的盯着宁渊手上的银子,也不问什么事,就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
宁渊一笑,竖起了一根手指,
“第一个问题,方才我听旁边那桌讨论着一个叫何三东的人,听他们说的神乎其神,天花乱坠的,这个何捕头到底何许人也?”
小二盯着宁渊看了两秒,这才说道:
“客官一定不是滨化人士,在我们滨化,何捕头的名号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说重点!”
“哦!这个何捕头,三年前横空出世,因为破获了一桩长达十几年的悬案而声名大噪,据说,他当时只是到现场看了一眼,就立刻断定了凶手,当然了,这其中夸张的成分居多,不过不瞒您说,我有幸亲眼目睹过一次何捕头断案,当时他在城南的老地主家里转了一圈,出来时,带出了一张画有椭圆形的一圈一圈纹路的图案,有点像年轮,之后的事情就令人匪夷所思了,你敢想象吗,就凭着这张年轮一样的图案,他就找到了凶手,也真是奇了怪了!”
小二惊叹声连连,反观宁渊,却是眯着双眼,心中疑惑,
“年轮状的图案?比对就能发现凶手?这种手段怎么听着这么像指纹比对?难道宋代就已经出现指纹断案了吗?”
“客官?客官!”
宁渊恍然回神,
“真不好意思!我被何捕头神乎其技的断案手段给惊住了,咱们继续。第二个问题,滨化城内是否有玉髓芝卖?”
“玉髓芝?”
小二摸了摸头,尴尬笑道:
“客官,要说这玉髓芝,我还真没有听过,想来应该是某种天地灵材,这种东西,你应该去问药铺,他们说不准了解,离这不远出门左转,有一家佰草阁,客官若是着急的话,小人倒是可以代劳跑一下腿,只是这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