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苗圃基地 (第1/1页)
田静“……”她哪里还有时间操持自己家的事情?她的异能暴露给上面人知道后,上面当然就懂了库山里西瓜大卖特卖的原因了。曾景荣临走时,给她这个副队长布置下来的任务就是育种。大量培育各种蔬菜种子,以及各类瓜果种植和树苗。她培育的种子,将作为国家扶贫计划的专供苗种。……田静亲自下厨,欧阳梅花和李母帮忙打下手。准备吃饭时,李正国赶回来了。李立国带着儿子和陈锁柱带着妻儿也都过来了。李敏一来就叨叨:“大嫂宁愿去别人那里买菜,也不去我家拿。”欧阳梅花斜眼看她:“你家就一个棚子,三口人忙着,我去拿什么?你在家却不来帮忙,你怎么好意思来吃饭的?”“为什么不好意思?”李敏不客气的在她身边坐下:“我娘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我回家吃饭,不需要不好意思。”“去去去,洗手去。”欧阳梅花嫌弃的推她。饭桌上,田静把自己的任务说了。李正国一愣:“曾队长没告诉我。”欧阳梅花可是懂得的:“李村长,你比田静的官小,田静现在通知你,也是一样的。”李正国笑着附和:“大嫂这话说得对,我总是忘记自己有个高官媳妇。”“去!”田静轻啐他:“别嬉皮笑脸的。你先和村里干部商量一下,那五百个大棚要成改育苗棚了。”李正国应下。欧阳梅花诧异:“五百个大棚?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田静摇头:“不能,栽种和收割需要人手,你帮忙吧,不是闲得慌吗?”“好啊!”欧阳梅花很高兴地应下,她还没见识过特异功能呢。懵圈的李敏立刻跟随:“小嫂,我这个人经常犯糊涂,但是我知道跟着你肯定没错的,不管给不给工资,我跟着你和大嫂做事。”田静惊讶:“温泉谷的生意,你不管了?”“不管!”李敏看了眼大儿子:“我们都商量好了,交给小福去做,挣多挣少都是他的。”“村里给的分红,我们一家四口平分。我和锁柱哥就在山下做点轻松的事情。”“这些年,锁柱哥累得够呛。小福快满十八了,该学着挑起他自己的责任了。”田静更惊讶了:“李敏,你终于活明白了?”李敏摇头:“我还是不明白。但是我知道该放手了。我得学学你和大嫂,放孩子自己飞。”欧阳梅花拍着她的肩膀:“你这就是明白了。人活着,糊涂点好。”“咳。”陈锁柱轻咳一声:“小嫂,我闲着也难受,我也给你帮忙去。”田静看了眼丈夫,见丈夫点头了,也就应下了:“叫李村长从种苗的销售上给抽提成。”李村长拍着胸脯:“没问题,参与做事的人,必须有奖励的。”李惟丽看了眼落寞的奶奶,帮她奶奶说话了:“妈妈,今年我们就中考了,考上高中后,是必须住校的。”“弟弟也小升初了,他一个人就没必要
叫奶奶再陪着了,奶奶也能帮您干大事的。”见婆婆双眼中的希冀,田静点头:“今年下半年,叫然然住校,娘回来见证库山里的大变样。”李母笑眯眯点头:“放心,我身体好得很,能下地干活的。”……次日早上,田静开车把婆婆和孩子们送去县城回来,阿凤就来邀请她了。面对阿凤的邀请,田静嗔怪说:“你这是帮你的婆家人了?”阿凤笑:“你跟她聊几句,给她一个告别过去的机会,我又没有让你原谅她。”再次见面,田静发现韩淑珍又变了。第一面,像个只会缠绕大树生存的菟丝花。第二面,阿凤婚礼前,像个伪善的资本家。第三面,阿凤婚礼时,像个尖酸又刻薄的婆婆。第四面,坐席时,像个真诚待人的长辈。第五面,现在,平和,淡然,有种离尘的感觉。韩淑珍对田静露出微笑:“谢谢你来。今天是我掌厨,为你下一次厨。”“我知道,你不需要。但是不彻底做一次,我心底有遗憾。”“就这一次,所有的从前,都随这一次飘散,今后,你是你,我是我。”田静点头:“从此是陌路。”“好!”韩淑珍应得很爽快,转身去厨房做事了。曾鸿霖跟着去帮忙。阿凤问田静:“这样,你心里的结,是不是也散了?”田静摇头:“从来就没有结。我厌恶的是别人的自以为是。本身我就不需要,强加给我,很烦。”“而且,因为她,扯出了孙立阳,还逼得我入了韩家。”“给予,未必就是好事。”阿凤赞同:“有时候,远离才是最好的。”一顿饭,韩淑珍吃得坦然,田静吃着无味,她只盼着这些麻烦事情都远离她。饭后,韩淑珍只有两个字:“谢谢。”曾鸿霖也跟着道谢。夫妻俩便拎着早整理好的行李,跟着曾景初的车离开了。田静松口气,放下了想开了最好,她要的,是只属于自己的亲情。……四月初,村里的电喇叭响了,李村长通知库山里村被定为了苗圃基地。库山里的树苗与蔬菜种子,将是全国扶贫计划的专供苗种。原本的四十名退役军人,统一调派去苗圃做事。村里将招十名嘴严又勤快的村民去苗圃做事。这五十个人,从苗种的销售中拿提成工资。苗种的销售金额,村里只占一半,另一半是属于田静同志的,因为她才是苗圃的主力。不服者,可向上级投诉。……电喇叭也通向温泉谷和每个索道站。在索道站里工作的,大多数是汪洱村村民。听到这个通知,他们又羡慕了,库山里村民不但能拿到旅游项目的分红,还能拿到苗种的分红,在家坐着不干活,就能分到不少收入了。虽然还没开业,可是看着这些旅游景点和设备,就可以看到将来的收入。他们汪洱村的收入与库山里的收入比起来,那就是九牛一毛。也亏得老村长把他们塞进来做事,从参与开山路开始到
现在,他们个个都是万元户。未来的收入肯定更多。温泉谷里的村民听到了,忙打电话下山询问村里的大棚够不够?不够的话,就回收他们的大棚。村委叫他们认真准备好温泉谷的经营,若有需要会另行通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