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食品厂停产 (第2/2页)
“那怎么行!”石棉棉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们单独相处的。
会议室内,大队干部一个个跟霜打过的茄子似的,蔫头巴脑。
有人捅了林富生一下,林富生轻咳一声,道:“食品厂,要不要先停一停。”
现在这个情况,大家对食品厂都不抱希望了。
外面怎么说他们食品厂的,他们一清二楚。
就算事后证明,食品厂是无辜的,名声坏了就是坏了,不会再有人买他们的产品。
“不能停。”余乐阳道,“桑葚果期就快结束了,要是在这个时候停产,我们今年就没得赚了。”
林富生道:“我们厂的名声已经坏了,就算把果酱生产出来,也没人会买的。”
余乐阳说:“怎么没人买?这件事只在县城闹,市里又没影响……”
林富生立马补刀:“市里的供销社下午打电话来,取消追加的订单……”
要不是这件事,林富生也不会同意关停食品厂。
余乐阳:“……别灰心嘛,市里不能卖了,还有首都啊!这件事再怎么传,都传不到首都去的。”
这大概就是资讯不发达的好处吧!
粽子这件事再怎么发酵,顶多在本县、本市闹一闹,再远就传不出去了。
“一周后化验结果就出来了,到时候我们登报澄清。就算损失了甜城市的销路,我们还可以去北方一点的城市开拓市场啊!”余乐阳鼓励大家。
地里的那点桑葚,统共也生产不出多少果酱,只要首都那边卖得好,他们的货就不会卖不出去。
李胜利也说:“小余厂长说得对,咱们不能停产。等化验结果出来,我亲自带着果酱去北方城市跑销路,你们放心,不管你们生产出多少果酱,我都能卖出去……”李胜利又给大家打气。
与此同时,甜城市报社。
戴着厚镜片的中年男子,把一位年轻记者叫进办公室。
要是余乐阳在现场,就能一眼认出这位年轻记者,他们一起去首都参加了蚕丝交流会。
年轻记者揉着酸痛的脖子,对戴着厚镜片的中年男子说道:“主编你有话快说,蚕丝交流会的专题报道,我还没排完版!”
这可是重中之重的事。
他们市辖下的县城,能在养蚕方面拔得头筹,并且被叫去首都开交流会,这是多大的荣誉!
去之前,报社领导就特地交待过他,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的采访,回来之后要大肆宣传报道的。
主编挥了挥手,说:“这篇报道先不上了。”
年轻记者一脸懵圈儿:“为什么呀……我稿子都写完了,排版也剩最后一点了……”
主编敲着桌子:“这次报道的主角,也就是那个余乐阳,她摊上事儿了!”
“什么!”年轻记者一脸不可置信。
他和余乐阳相处一周时间,虽然和她接触不多,她性格也有引起强势霸道。
但看得出,余乐阳不是主动惹事的人。
这其中是不是有误会?
省城日报的记者,也同样被叫到主编办公室:“蚕丝交流的报道,缓一缓。你先去益民县跟踪采访一下这件新闻。”
主编把一个写着字的本子,递给记者。
记者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惊讶的瞪圆了眼睛:“余乐阳怎么又惹上事儿了……”
“什么叫又?这个人很爱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