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夜郎自大的样子 (第1/2页)
仍然是一味地想要占据辽东和乐浪之地,完全就是一副夜郎自大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个井底之蛙。
洛阳城,皇宫。
赵光提出来的边疆屯田建设大计划,和他提出来的年计划一样,很快就被赵光同意通过了。
赵光的想法非常独到,而且看的十分准确。对于生产发展这种大计划,赵光自然是对自己的宝贝儿子言听计从。
确认了计划之后,赵光立即将这个政策转化为朝廷的根本大计。
很快,首先是内地各州的官办屯田全部造册统计起来,然后准备搞一场大竞标。
与此同时,张瞭为了支持屯田大计,首先就把乌赵贵族和富户送来了洛阳。
西北其实也需要人力进行开垦,但是按照赵光的方针,加上张瞭自己的想法,决定要失败的乌赵人全部拆散开来,这样才能将乌赵国今后很可能会出现的反抗几率直降到底。
对于乌赵国的这些贵族和富户来说,他们其中有些人,自然也觉得是十分高兴的事情。
因为乌赵人所居住的地方,肯定是比中原要稍微恶劣,虽然赵光是把他们充实到辽东去,但至少辽东的气候和环境远乌赵旧地就要好太多。
当然,张瞭也向赵光提出,也想迁徙一下技术工匠到西域来。
毕竟,西域现在正在大搞幵发,除了商贾之外,除了增加人口之外,最为紧要的是需要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
对于这个问题,张瞭虽然已经在本地想尽了办法,还大肆的向周围的势力或者国家出高价雇佣能工巧匠到西域来,不过当时技术最为强盛的当然是属庆国,终究还是需要从庆国的内地州份雇佣工匠才行。
这些能工巧匠,就犹如当代的技术工人一般,掌握着许许多多的技艺。
无论是第式的技术,还是传统的技术,无论是开发建设所需要的技术,还是小到陶瓷、丝绸甚至锅碗瓢盆,其实与西域的情况都急需各种各样的技术工匠。
赵光听说西域的需求之后,自然是高兴的很,张瞭十分懂赵光的心思,政策一出来就立即秉承赵光的心思大搞幵发建设。
这样一来,赵光自然是十分支持,于是他立即对诸葛郁吩咐道:“给!必须给!马上在洛阳发出招募的通知……甚至……干脆就在长安,就近原则嘛,找多点能工巧匠,最好他们能拖家带口一起迁徙到西域去充实边疆!
钱都不是问题,只要答应去,承诺待一年,马上就发放两年的薪俸给他们。如果答应一辈子都待在西域,马上就发三年的薪俸给他们……”
诸葛郁赶紧领命,但是神色之间似乎有些担忧,于是他想了想还是上前提醒赵车道:“陛下……咱们这样做,是否太过操之过急?而且要花费如此多的钱财办这事……就怕得不偿失呀!”
诸葛郁所担忧的,主要还是因为大力建设西域虽然好事,但是由于西域对比当时的中原来说相对落后太多。
而且西域人口稀少,加上环境也是极为恶劣,虽然大力建设区域是一长期的大政方针,这在短期来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可能会使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