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斗志 (第2/2页)
名士李膺、曹操先后都用激烈的手段表达了与宦官势力斗争的决心,但结果却是两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原因只有一个,曹操的身份,曹操用自己名士的身份跟当权的大太监作对,但曹操的另一个身份,大太监的孙子,却保护了他,尽管他本人不喜欢后一个身份,但这个让他感到羞耻的身份却救了他的命。
曹操闯了大祸,但太监们却不敢把他怎样,毕竟他也是“自己人”,这起事件属于内部矛盾,但就这么饶了曹操,也不甘心,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把曹操官升一级,让曹操到顿丘去做县令,曹操就这样被体面地“请”出京城。
经过此事,曹操因祸得福声名鹊起,曹操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站队态度,自己是站在名士们一边的,很多名士也因此对曹操刮目相看,把曹操当做了自己人。这件事对曹操此后的仕途和前途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后数以百计的名士们主动投奔到他的麾下就是冲着曹操是他们的战友!
曹操不久又当了议郎,在议郎任上,曹操又干了一件让当权太监们十分不爽的事——上书为遭宦官陷害的党人鸣冤叫屈抱打不平。太监的子弟为自己的敌人伸冤抱屈这让太监们怒火万丈却又无可奈何,此举又为曹操赢得了朝野士大夫更多的好感和来自全国名流士大夫的身份认同。
当时很多名士都看好曹操,但对曹操影响最大的人是乔玄。
乔玄(公元109年—公元183年),字公祖,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此人在官场混迹多年,历任河南尹、少府、大鸿胪等显官,三公之中的司空、司徒、太尉,这位全都干过,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可以夸耀的资本,要知道,老袁家四代人当了五个三公就牛的不行,人家一个人就包揽三个,可谓官场中的超级牛人,这也足可见此人在朝中的威望。
曹操去拜访乔玄也是希望通过这位官场老前辈的举荐为自己在仕途上增添砝码。
此时的乔玄早已退休在家养老,但此人在朝野的能量却不容小觑,所以曹操才会登门,乔玄对年轻的曹操很赏识说:“天下不久就会大乱(这到是,就汉灵帝这么胡折腾,不乱才怪),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匡救天下,最终能安定天下的就是你了。”这个评价相当高。
此时的曹操还是个小青年,刚刚走入官场,虽然有政治背景毕竟还是政坛新秀,乔玄一见面就给曹操如此高的评价,真能说这人的政嗅觉眼光太高深了,看人看的真准。
曹操的确是个英雄,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曹操多次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力挽狂澜的豪杰(很多人虽然对此持保留态度,但至少承认曹操是个枭雄。)。
乔玄可算作是政坛前辈中最早发现并赏识曹操的人,从这一点上说,乔玄是曹操的贵人也是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