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真走了 (第2/2页)
反正东婶子说起来,那天结婚新娘子没多少人在意,倒是吴老太来吃了一顿酒,被三个儿媳妇,还有好几个孙子孙媳妇一路奉承着,把老太太哄得是眉开眼笑的。
这个给老太太夹菜,那个给老太太盛汤,就差上手喂了。本来没事儿就要说自己照顾老太太多累多辛苦的大伯母,这次一句辛苦没提,只说自己家是老大,那老太太在自己家里面那是应该的。
而从来不提要老太太过来住住的二伯母,这次也说着光是靠大嫂多辛苦,她们也应该分担分担。宁梅更是说之前老太太都是在她们家里面住惯了,之前是为了宁芳结婚的事儿,所以忙不过来,才在大嫂家住了那么久,这回也该搬回来了。
连刚刚新婚的刘大宇吴宁芳小两口,也是一左一右坐在吴老太两边,一口一个奶奶,叫得可真心了。
“这样也好,这一千块钱啊,可以让老太太过得不错。你看看这有些什么你要用的,就都拿回去。”张芳听着东婶子的话,收拾着家里面的东西。这些好多都是不带走的,白放着也没用,东婶子家要拿走用正合适。
东婶子说到:“那我也不客气了。别的这些都不要。就是晓晓那些个书和笔记都借给我吧。我们家几个小子读书是不行,但是我有个侄儿读书还挺灵光,早就在问我要了。”
“没问题。东婶子你要就都拿回去。”吴晓晓说到,“这些书我也没啥用了。”
东婶子摸了摸那些书皮,叹了口气:“你妈这一上京城,你们后面估计就不怎么回来了吧?”
吴晓晓点点头:“是,那边学校事情也忙。”
“还真有些舍不得。不过这样也好,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吴晓晓笑着说:“等过两年国家政策开放了,婶子也可以让几个哥哥弟弟出去看看。上京城去的话,别忘了去找我。”
她把自己的学校宿舍的地址给了东婶子,过几年国家的政策肯定是越来越开放,现在这样出门就要介绍信,农民被绑在土地上的事情肯定会慢慢发生变化。
吴晓晓他们现在的工厂里面就已经开始雇操作工了,如果东婶子家愿意的话,她肯定可以拉一把。
东婶子把吴晓晓给的地址收好,现在的她肯定下不了决心。种一年的地,不管怎么样,总有收成,不会饿肚子。她几个孩子不像晓晓这么有本事,自己上了京城不说,还能把妈妈都带去。
但是没准儿呢?就像晓晓说的,国家现在的政策都在变化,要是真像晓晓说的,没准儿马上村里面的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那时候,老大说不准儿也可以出去闯闯,比在土里刨食强。
把家里面的东西分给了几个亲近的邻居,又把钥匙给了东婶子让她帮忙照看着,经常来开开窗子通通风,吴晓晓就带着妈妈,拉着两箱行李离开了吴家村。
走的那天,她们悄悄地谁也没有惊动,一大早就坐上搭的大卡车,出发去苏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