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合作事定 (第2/2页)
但是国外的市场已经运营了很多年的,各种各样的公司五花八门,产品也是花样繁多,赵小燕最近着实是好好补了补课,差点儿弄得她爸以为闺女不是去读的法律,是去读的经济了,哦,不对,这个时候还没有专门教经济管理的系呢。
吴晓晓没想到,她们之前试手的这个小小面霜,居然现在要一下子开拓这么大的版图。不过像赵小燕说的,事情是要一步步做的,但是不妨碍一开始先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把她们的碧华霜卖到国外去,就是她们现在设定的这个远大目标。
相比于赵小燕提出的这个远大目标,她所提的要让陈思一起参与到产品研发里面来倒是远没有那么宏大了。赵小燕果然在这方面比吴晓晓要成熟得多,听了吴晓晓和陈思的想法之后,她立刻就提出了她和吴晓晓之前的那个联合的协议需要重新签订。
分额的话按分给陈思10%,她们两人各占45%,但是具体各人的职责等等,还要进一步商讨。另外,赵小燕也提出来,武江所说的海外的销售要单拟一个合约,里面的分额要重新约定,具体还要等她们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再定。
四个人都是想把事情做成的人,倒是没有过多的在这个时候争论利益分配的事情。利益分配,也要先有利益再说,现在,是把事情先做起来重要。
不过,有了武江和陈思的加入,的确吴晓晓和赵小燕都感觉到轻松了很多。特别是陈思,帮着她们俩处理了好多日常琐碎的事务。她们两个人的课程都不少,吴晓晓课程之外的研究任务也重。
陈思虽然也是大一新生,但是艺术类院校的课程安排还是大不相同,他在京城也熟悉,不多时就把她们之前一直要找的玻璃制品厂的事情给跑了下来。不只是能出玻璃包装,这个厂子还可以负责包装的清洗消毒和灌装,包括后续的包装。
这家本来是个小包装厂,给上面的国营厂子做些小件儿包装,用的都是自己村里面的劳力。吴晓晓也是这才知道,哪怕是在现在这么计划经济管理严格的时候,也还有这样子形形色色的小厂子存在,居然还都过得不错。
有这样的厂子,附近的村民可以多一份收入贴补生活,干劲十足,不但没影响农田里面的活儿,这个小厂所在的大队,交公粮还是年年都是附近的头一份儿。
只是这样为了自己干才能干得这么有动力,吴晓晓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而且,越是这样脑子灵活,提早开始尝试多劳多得,开始自己寻找出路的地方,人的精气神就越好,对待她们这样来合作的客户也是越热情。
她们租地的小张村长是这样,这次合作的这位陈村长,倒是不像个村长,热情得像个积极推销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