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釉上彩瓷碟 (第1/2页)
“咚咚……咚咚……”
十点一到,这座原本还灯火通明的燕临山庄,突然陷入了一片沉寂和黑暗,气氛也一下阴郁鬼魅了起来。
仆人们提着手上的灯笼,匆匆忙忙的往自己的住处赶,仿佛在这室外多呆一秒钟都会有生命危险一般。
回到了房间,霍浪直摆摆的躺在了床上,映着烛台的灯火,看着手上不停把玩的藏品号牌,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老陆!你说我选的这玩意儿,真的能进前下一轮吗?”
我脱下了外套,准备进去梳洗一下,应道:“这谁知道,只有等到比赛结束,结果揭晓之时才知道。不过这件瓷碟山水釉上彩,那可真不是一般的东西。”
听我这么一说,霍浪顿时来了劲儿,一个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急吼吼的问道:“那你赶紧跟我说说,这釉上彩到底什么来头。”
我:“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这是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当时便又有斗彩这一称呼。”
“嗯,一听这就是个好东西。”霍浪一边听我说,一边用手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件瓷碟的号牌,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稍微大力一点都会把这号牌给捏碎了一样。
我来到了卫生间,一边用水洗脸,一边应道:“这件瓷碟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最珍贵难得的却是上面的画作和题词。”
霍浪走到了门边上,好奇无比的问道:“这画作和题词怎么了?”
我:“老霍,你听说过赵孟頫吗?”
霍浪一脸懵逼道:“赵孟頫?谁啊?”
我:“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霍浪一听这身世介绍,顿时忍不住激动了起来:“哎哟,我去,没想到他还是皇族子孙啊。”
我:“他不仅有皇族的血统,而且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特别是书法和绘画两个方面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霍浪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这简历一看就是个牛人,嘿嘿,看来选这个还真没错。”
说完,霍浪脸上的笑容又有些犹豫了起来,有些担心道:“老陆!你可看仔细了?这一天下来,我们可没少见那些赝品假货,你可别看走眼了,最后给整了个假玩意儿,那可就有些掉链子了啊。”
我拿出了毛巾,擦干了脸上的水迹,说道:“你放心吧,这件瓷碟绝对是真品。赵孟頫的书法很有着十分明显的几个特点。”
“你说来听听看。”
“算了,不说了,说了你也听不懂。”
“哎,你都没说,怎么知道我听不懂。别墨迹了,赶紧说,让我也长长见识。”
“行,那我跟你说说吧。1.他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
“2.字体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3.他的字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在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让他的字流美动人。”
“4.赵孟頫兼擅各种绘画,其中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他的画继承了唐、宋绘画传统,用线圆润细劲,但又富于变化。设色秀丽、典雅,细节描绘具体入微,但整体效果却简括而静穆,有古朴博大的气魄。他虽继承了宋画的绘画传统,但不像宋画那样追求形似和质感,而是用潇洒、松动、干湿相间之笔写出,别具一种清幽淡远的韵味,所以【古】是赵孟頫画作一大特点。”
“综合以上几点,我可以确定这件瓷碟上的题字和画作,绝对出自这位大家的手笔。他所传世的作品,大多都是纸画,所以这件瓷碟釉上彩,才是一件极其难得的珍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