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集网www.77biqu.cc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全集网 > 铁马金戈 > 第1197章浙赣会战之金兰战役

第1197章浙赣会战之金兰战役 (第2/2页)

第70师团师团长内田孝行,旅团长是野副正德,兵力总共有4个步兵大队(一个大队的兵力总共在1000人左右,包括5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步兵炮中队,一个通信班和一个弹药班)总共兵力在4000人左右。

日军第61旅团从宁波奉化出发,经新昌,东阳,到5月25日对金华城实现了包围。

当时金华城的守军是国军第79师,师长段林茂,黄埔三期,下辖第235团,236团和237团,总兵力7500人,拥有迫击炮25门,重机枪37挺,平射炮4门还有轻机枪150挺,步枪2000支。

日军于5月25日发动了总攻,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日军第70师团的鬼子们,发动了潮水搬的进攻,每次国军的士兵等日军轰炸结束以后,再以迫击炮,轻重机枪猛烈还击。

打了整整三天,鬼子在金华城的工事面前,付出了死亡200多人的代价,还是没能拿下金华,直到第四天早上7点整,国军终于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只能退出金华城。

当时奉命掩护大部队的是国军第235团三排的48名勇士在排长洪涛的带领下,在金华山附近的山顶上面,架起了三挺机枪,扫射鬼子,鬼子伤亡巨大,然后调来了山炮一顿炮弹轰击,48位勇士只剩下了5人,只能撤退,排长洪涛也负伤后被战士背走了。

到此时金华作战结束了,4天的血战国军第79师,参战兵力7500人,牺牲980人,负伤1500人,失踪970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日军打散了,还有100多人不幸被俘。

日军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计死亡士兵300人,战伤500人。

本章着重介绍此次战役中触雷而亡的酒井直次,他是抗战时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也是第一个死在中国战场的日军师团长。

由于美国轰炸机在轰炸后飞往中国大陆,让日军统帅部警觉到,如果美国空军利用中国的机场对日本进行穿梭式轰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以当时轰炸机的航程而论,浙江的衢州、丽水、玉山等机场对日本本土威胁最大。于是,日本大本营决定发动浙赣战役,彻底摧毁这几个机场。

日军中国派遣军以长江中下游的第13军和第11军为主力,又从华北抽调一部分兵力南下协助作战。

为了加强空中力量,日本大本营还从本土增派了两个飞行大队(轻重轰炸机各一队)到中国。

1942年5月15日,日军正式发动了浙赣战役。

由于4月以来日军向浙江调动频繁,飞机也不断对这几个机场进行侦察、轰炸,中国第三战区判断出日军有进攻浙西的企图,目标主要为衢州、丽水、玉山机场。

第三战区也开始调兵遣将,并制定出作战方针:以最小兵力配置在浙赣铁路西段抵抗,加固既设工事,层层抵抗,诱敌深入,主力集中在浙赣铁路的东段骚扰敌人的后方,等日军深入后,再以衢州为核心与敌决战,运用主力从南北两面夹击日军,将其包围歼灭。

由于第三战区是游击战区,下辖的游击部队主要是来自各省的杂牌军,而且还是杂牌军中实力较差的,与日军打打游击,袭扰一下还可以,让他们与日军第一流的第13军和11军决战,简直就是《田忌赛马》中说的以下驷对上驷,半分胜算都没有。

中国统帅部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九战区急调了两支部队,其中一支就是中央军的王牌——第七十四军。

但七十四军当时驻在湖南衡山的石湾,一时半刻难以赶到,所以第三战区还得自己想办法阻挡杀气腾腾的日军,迟滞他们的前进速度。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游击部队武器差,战斗力弱,靠实力去阻挡日军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三战区想方设法弄来了大量地雷分给各部队。

有些部队不够用,还自己制造土地雷。

总之,就是要做到日军所过之处,路上有地雷,河里有水雷,让鬼子步步惊心。

这个办法确实有效,日军第七十师团长内田孝行中将在日记中写道:

对付地雷也曾煞费苦心。敌军(指中国军队)在金华、兰溪附近的阵地中及阵地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上,埋设了无数地雷,以阻止我军行动,我军因此受到严重损失。

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是从浙江萧山出发的,5月25日到达兰溪境内。

为了延缓日军的前进速度,5月26日,第21军(川军)军长刘雨卿一面命令第146师在大小长山对第15师团进行顽强阻击,一面派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代营长黄士伟少校率领一个工兵排,在该师第438团一个步兵营的掩护下,于26日夜间赶到兰溪江东岸,在第15师团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地雷区。

第15师团于5月27日到达兰溪附近,5月28日凌晨,日军发起进攻,正好进入了兰溪北部的雷区。

日军的进攻部队不断踩中地雷,死伤惨重,酒井下令停止前进,命令工兵第15联队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分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

上午10时左右,工兵小分队报告前方道路可以通过,为确保安全,酒井命令工兵小队在前边开道,尖兵分队跟进,其后才是师团本部。

10时45分,行至兰溪以北1500米处的三叉路口时,酒井的坐骑踩上了一颗地雷。

这是四号甲型地雷,专门用来炸车辆马匹的,要受重压才会爆炸,所以前面步行的日本兵安全通过,而骑马的酒井却引爆了地雷。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酒井连人带马腾空而起,然后重重地摔到地上。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师团参谋长川久保镇马少将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段经过:

十时四十五分行至兰溪北方一千五百米的三叉路口时,突然“轰”地一声巨响,砂石俱下,地雷爆炸了。

师团长从马上坠落,马被血染红,倒在地上。我立即下马,赶至阁下身边,阁下坐在地上,腿伸着,左腿皮肉已被炸掉,脚心粉碎。

我立即命人急救,并派人去找军医。但军医分散在野战医院的各包扎所,迟迟不来。

过了半晌,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进行了急救。当时我向军医部长了解阁下伤情时,据说就目前情况来看,心脏无明显变化,生命可能无危险,我才稍稍安下心来。

阁下命令:“参谋长,你代我指挥师团”,并说:“给大家添麻烦了,对不起。”脸色虽然苍白,但精神尚好。

我命人暂用担架移至前方约二百米处的一栋房屋内,又命人将马掩埋,然后动身前进。

霎时,后面又有地雷爆炸。宫下兵器部长、佐野兽医部长、兽医部员佐山中尉负伤,两位部长是轻伤,佐山中尉伤势较重(后阵亡),命人处理,续继前进,进入上述房屋内。

我正在屋外审阅吉村参谋起草的追击命令时,阁下的传令兵跑来,我预感伤情有变,急忙赶至阁下身边,虽大声呼唤,也毫无反应,军医部长注射数针,也毫无效果。

酒井直次死时51岁,对他的死,日军战史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酒井出生于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是日本战国时期名将酒井忠次(德川家康的家臣)后裔,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步兵科,1920年入日本陆军大学第32期深造,1935年获步兵大佐衔。

1937年来到东北,率部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然后在1938年5月参加徐州会战,在尉氏地区残杀中国军民,7月晋升陆军少将,任19旅团旅团长。

1940年12月回日本任通信兵学校校长,1941年3月晋升陆军中将,8月任陆军第15师团师团长,再次率部来中国,在南京地区进行“扫荡”作战,实施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中国有句俗话:多行不义必自毙。酒井被中国军队埋下的地雷炸死,实在是罪有应得。

为了不动摇军心,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封锁了这个消息,直到浙赣战役结束后,1942年9月27日,日本陆军省才公布了这件事情。

埋下地雷炸死酒井的黄士伟营长,直到四十多年后,在阅读《川军抗战亲历记》一书时,才知道自己当年炸死的是日军师团长,老人激动地写下了这首词《江城子·黩武穷兵必自焚》:

日酋酒井战争狂,鼓声昂,马蹄忙。

紫绶雕鞍,万骑渡兰江。

为报天皇夸虎将,驱劲旅,攻寿昌。

酒酣胸袒上沙场,豹驱羊,正鸱张。

马踏埋雷,霹雳震山冈。

血肉腥膻污净土,浙赣路,陨天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