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血战湘江 (第2/2页)
在西岸的光华铺阻击战场上,红三军团4师利用江边低矮的丘陵地构筑的临时工事,全部被敌人暴雨般炮弹摧毁。
在敌机轮番俯冲轰炸下,阵地变成一片火海,往往一个弹坑躺着10余具尸体。敌突破光华铺后,在界首渡口与我进行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残酷。
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下,红军终于夺回了界首渡口西岸。
战斗中10团团长沈述清和接任红10团团长的4师参谋长杜中美先后牺牲,10团政委杨勇带伤率领红军拼杀。
红4师政委黄克诚回忆说:界首一战,我军遭到重大伤亡。该师损失2100多人。
正是靠红一、三军团殊死浴血奋战四天五夜,始终像两把铁钳死死卡住敌人的前扑!
此时湘江是一条血染的河。昔日平静宽阔的江面被炸弹的轰响、飞机的轰鸣、翻腾的硝烟打碎。
浮桥上拥挤着行进的队伍,人声马嘶鼎沸,在几十架敌机轮番轰炸下,浮桥上倒下的红军不计其数。
面对巨大伤亡,渡江西进的人潮始终顶着枪林弹雨愤然前行,浮桥被炸断后,会水的战士泅渡,不会水的拉着背包绳过江,红军工兵则在激流中冒死抢修已炸断的浮桥,即使血染湘江也拼死坚持。
至12月1日晚17时,中央红军终于以空前惨重的代价大部分渡过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董振堂的红五军团的13师和34师在担负全军总后卫、阻截追击之敌的艰巨任务,在湘江以东的灌阳永安关等地浴血奋战数昼夜,遏阻十几倍于己的敌军。
中央纵队过江后,遂命令他们放弃阵地迅速渡江。但第34师和三军团第18团的阻击阵地离渡口至少75公里,且通往渡口的通道已被敌完全封锁,敌军已从四面八方扑过来。
陷入重围的34师和18团与敌血战数昼夜,34师6000余人仅剩300余人,18团约2000名将士大部分壮烈牺牲。
12月4日午夜,34师残部在师长陈树湘带领下西渡无望向东突围,于12月11日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陈树湘师长身负重伤昏迷被俘,被敌人用担架抬着想回去邀功,他苏醒后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慷慨赴难,年仅29岁,其壮烈勇决,令敌胆寒。
此后,残忍的敌人将他的头颅砍下来,挂在长沙小吴门城墙上示众三天。
这里正是陈树湘的家乡。正可谓:“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湘江之战,红军牺牲师级指挥员8名,团级指挥员28名。红军由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其中红一、红三两军团,共牺牲约1.5万人,少共国际师仅剩2700余人;红五军团由1万余人锐减到不足5000人;红八军团1万人的兵力竟折9000人,编制撤销;红九军团战死8000人……。
当时一眼望去,殷红的鲜血将碧绿的湘江染成了“赤水河”。
江中到处漂浮着红军密密麻麻的尸体,顺流而下,竟一时堵住了水流。
当地百姓为纪念死难红军,“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