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不屈的灵魂 (第1/2页)
尽管红24师暂时摆脱了敌人,但敌人发觉上当后,又像疯狗一样地扑上来。
为了掩护分局机关转移,红24师和几支独立团奉命在牛湾一带阻击敌人。
当时,敌人已经集中起了几个师,红24师、独立三团i和十一团在阻击战中未能取胜,并在牛岭战斗中遭到惨败。
11月22日,红军所有阵地都失守了,剩下的红军部队也被打散。
同年11月底,中央分局再次举行会议,研究留守部队的下一步行动方案。
在会上,陈毅还是坚持提出,要迅速的全面转入游击战争,不要再作无谓的牺牲。
他的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同志的赞同。
看到大多数的同志赞同打游击,这一次,项英没有固执己见。
这次会议决定:中央分局只留项英、陈毅和贺昌三人保持全面领导苏区斗争工作,其他成员都分到各个游击区去领导开展游击战争。
中央分局和一部分部队、赣南省党政机关的部队一同转移到于都南部的仁凤山地区,等请示中央后再确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当时,通往中央苏区各个地区的交通要道已被敌人隔断,无法联系。分局的会议指示精神,也不能及时传达下去。
这种被动局面一时无法打破。一直到1935年3月上旬,被敌人分割包围的留守红军突围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区域完全丢失。
敌人每到一处,对我根据地的人民都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那些卷土重来的土豪劣绅,和当地的流氓恶棍纷纷勾结起来,组织了多如牛毛的“还乡团”、“铲共团”、“暗杀团”等反动组织,向我苏区革命人民进行疯狂反扑报复。
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这时的根据地,到处血雨腥风,白色恐怖。无数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了血泊中。
据史料记载,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革命根据地被反动派杀害的总人数高达70多万人。其中瑞金被杀害的有12万人,宁都被杀绝的有8300多户,闽西地区被杀绝的有四万多户。
面对敌人的屠刀,根据地广大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吓倒。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当时,《带镣行》的故事就是苏区十分感人的革命故事之一。
那是1935年3月4日,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在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幸落入敌手。
敌人先后派出几批人马对他采取攻心战术,均被他骂得狗血淋头。
敌人为了羞辱他,达到从精神上瓦解他的革命斗志之目的;同时也为了威吓群众,故意押着带着镣铐的刘伯坚,从一条繁华的大街走过。
刘伯坚早已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他站在囚车上镇定自若。他拖着沉重的脚镣,昂起他那颗不屈的头颅,从容的走过了大街。
身陷囚笼的刘伯坚,在游行后的当天晚上,在狱中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带镣行》:
带缭长街行,
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
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
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
我心自安详。
带缭长街行,
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