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新的使命 (第1/2页)
五峰山和山羊沟战斗后,国民党军第62师缩回了萍乡,再也不敢轻易侵犯苏区。不久,第62师移防万载。
而独1师和独3师在永新县澧田战斗后,在永新县文竹镇会合,并于十二月中旬在莲花县浯棠镇击溃国民党军第77师一个营。
1932年1月上旬,独1师和独3师在永新钱市街伏击敌14师,给予了很大杀伤。之后,兼程西进直逼莲花城下,于31日在新店歼灭增援莲花的湖南国民党军一部,缴枪500余支。
为了更加有效地打击敌人,湘赣省委和临时前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于1931年2月成立了湘赣军区和红8军(由独立1师和3师合编组成)。
红8军成立后,在代军长李天柱,代政委王震的率领下,继续进行反围剿斗争。
湘赣军区在总指挥张启龙、政治委员甘泗淇的指挥下,发动苏区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围困莲花城。
三月二日,被湘赣军民围困一个多月的国民党军第77师由莲花弃城突围,逃往萍乡。
至此,苏区失地全部恢复。湘赣苏区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湘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湘赣独立支队回到武功山地区休整。
独立支队从中央苏区返回湘赣苏区后,经过大大小小十余战,部队有很大的伤亡,但也得到了不小的锻炼。
转入休整后,独立支队进行了补充。
再说何挺返回湘鄂赣苏区后,独立旅立即参加了湘鄂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原来,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的同时,也发动了对湘鄂赣苏区的围剿。
1931年7月,国民党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其部署为:第五十师谭道源部驻高安、铜鼓和宜丰;第十八师五十四旅朱耀华部驻上高、宜春、万载;独立第三十二旅刘夷部驻修水;第十五师王东原部驻平江;第六十三师陈光中部驻浏阳;第六十二师陶广部驻萍乡;新编第十师谢彬部驻通城、通山;第二十六师郭汝栋部驻阳新、大冶。
7月上旬,反“围剿”开始,红十六军第七师和鄂东南红军独立第三师及地方武装2万多人,进攻阳新木石港,歼灭郭汝栋部第三团,缴获步枪800余支、机枪20余挺、迫击炮10门,使鄂东南苏区大部恢复。
8月,鄂东南红军独立第三师全歼大冶县保安团一个营,缴枪800余支,击毙营长朱凤熙,驻西凉亭的保安大队也被赤卫军消灭,大队长陈汉平被击毙。
11月16日,红十六军第七师和独立第三师又在修水渣津黄坊,与敌刘夷旅两个团和江西省保安团激战,俘敌团长1人,官兵300余人,缴获步枪437支,子弹4万余发。
何挺的独立旅回到鄂东后,与鄂东赤卫军一部合编,组成独立第四师,何挺任师长,周子怡任政治委员。
1932年1月9日,红十六军和独立第一、四两师,利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要求反蒋抗日的有利形势,在万载潭埠的茵果,全歼朱耀华旅一〇四、一〇五两个团。
次日,何挺的独立第四师在潭埠又歼灭了宜春北路守望队第二队,毙伤敌军300余人,缴获步枪300余支,守望队第二队队长也被击毙。
国民党军第62师从萍乡移防万载后,屡次进犯苏区。
2月25日,红十六军和鄂东南红军独立第一师、红军第五分校学生军、万载红色独立团和大桥游击队、赤卫军,在万载横田塍截击向潭埠苏区进犯的第六十二师陶广部一个团,毙敌团长1人,营长2人,士兵8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
3月,红十六军和独立第一、第四师,又在万载罗陂头歼敌罗霖师一个营,缴枪200余支,机枪4挺。
至此,湘鄂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