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打开一条血路 (第1/2页)
山羊沟伏击打疼了敌人。驻在萍乡的国民党军第62师师长陶广立即致电已深入苏区的186旅火速北移,企图南北夹击湘赣红军独立支队于五峰山地区。
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天,占领云起镇的国民党军186旅发现独立支队悄悄包围了他们。侦察人员发现除了独立支队,包围云起镇的部队中还有红军独立一师和三师的旗号。
也就是说,占领云起镇的国民党军186旅被至少多于自己三倍的红军武装包围。
186旅旅长石方良立即电告陶广,请求立即派兵南下支援。
陶广一听着了急。因为他从秘密渠道获悉,这三支红军是目前湘赣匪区的主力。其中的独立支队和独立一师是从共匪中央苏区调回来的部队。
这两支部队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中英勇善战,威名远扬。郝梦龄、高树勋等都吃过它们的苦头。
接电后,陶广复电石方良,要186旅择机向北突围。他将派出187旅前来接应。
接电后的石方良却犯了愁。师座电文中的“择机”很难把握。如把握不准,造成损失,那自已难逃军法处置。
要突围,首先必须弄清红军的部署,如果连红军的部署都没弄清,贸然突围,失败了怎么办?
云起镇并不是大镇,没有镇墙。所有的防御工事都是自已的部下于仓促中挖成的,难挡红军的进攻呀!
他登上房屋的最高处,很想把敌情看清楚些。无奈天不作美,从早晨六点钟起就大雾弥漫,几十步外看不清楚。
依照这一季节的天气,凡起雾时,不到上午十点大雾不会消散。
观察了一会儿,什么情况也没观察到,只听大雾中如波涛澎湃的呼喊声,还有影影绰绰人马和旗帜在晃动的影子。
他回到指挥所,向侦察参谋询问情况。
侦察参谋回答说:“旅座,所有来自前线的报告都对我们不利。红军正在调兵遣将,其迹象似在部署对我军的总攻。”
石方良问在指挥部里各位同仁的意见。
参谋长甘知周说:“红军这是作了充分的准备,志在必得。我们须早作打算。”
副旅长廖心刚说:“关键是云起镇地理环境于我不利。红军的一个冲锋,就会把我们的防线冲垮。”
副官长蒋兴庚说:“我看不尽然。我总觉得红军在利用大雾虚虚实实,目的可鄙!”
石方良想了想,就说:“上峰命令我们清剿匪区,现在清剿不成,却惹来这么多红军。有这么多红军存在,就不是我们清剿他们,而是他们清剿我们。现在我们的后勤补给被共匪截断,我是有心呆下去也呆不下去的啦!”
“是啊,还是早图北撤。师座的命令不是很清楚了吗?”参谋长甘知周说。
“问题不在于撤不撤,问题在于撤得了撤不了呢!”廖心刚说。
“是啊,该早作决断啦!”甘知周大声说。
蒋兴庚不敢再说什么了,他缄口不言。
“好!我们北撤,趁着大雾未散向北撤。北撤的序列为,一团,旅部(旅部直属部队),二团,三团。”石方良说。
参谋长甘知周说:“旅座,我去一团。”
“很好!动作要快,要猛!”石方良说。
“是!旅座。”甘知周赶紧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