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深度打击 (第2/2页)
林欣儿把伏击敌运输车队的任务交给了三团,由林凯之实施指挥。
她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云起镇方面。
却说蔡坤接受了联络地方党组织、苏维埃政府的任务后,就带着陈方云和范中骏出发了。
他们首先找到萍乡和莲花两县的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将此次作战计划告诉他们,请他们密切配合。
敌人的这个第62师是目前苏区的最大威胁,敌军的一个旅几千人已经深入苏区清剿,给苏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独立支队将对敌军实施打击,这是两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所期盼的。他们表示立即行动起来,保证地方部队和赤卫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能闻风而动。
蔡坤让陈方云负责萍乡县,范中骏负责莲花县,一定要把林支队长的计划落到实处。
林凯之带着二团在五峰山萍莲大道两边构筑工事。为了隐蔽,他们将挖好的工事都伪装起来。挖一段伪装一段,尽量做到不留痕迹。不明底细的人是不知道五峰山这些工事的存在的。
当接到伏击敌运送物资车队的任务后,他交待段新平团长继续构筑工事,一定要做得最好。
林凯之带着警卫员梁静山赶到了伏击地点一一山羊沟。
山羊沟是萍莲大道上的一座关隘,离萍乡城六十余里,离云起镇八十余里。之所以选在山羊沟伏击,是为了隐蔽五峰山的伏击地点。
山羊沟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伏击的地方。
山羊沟是一个峡谷。大道由北而南,在谷内大约有五到六里。谷的两边俱是丈多高的悬崖峭壁,只有山羊才能攀爬上去。“山羊沟”名称的由来大抵依此吧!
这次的伏击并不轻松。一个营的护送兵力,够花本钱的哈!但同时也说明,敌人对这批物资的重视程度。
山羊沟虽然是座峡谷,作为伏击地点还是有一定的局限。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山羊沟两边俱是丈多高的悬崖峭壁,挖不成工事。伏击部队只能利用险峻的地形地物打击敌人。
小股的敌人进了山羊沟,它是个理想的伏击地点。若是大部队,双方都施展不开,战局可能就会成僵持状态。
林凯之带着警卫员顺大道骑马直接去山羊沟。到达山羊沟时是早上七时左右。这时三团还没到达。
林凯之让梁静山将马拴在远离大道的一个小山沟里去,自己一边等部队一边仔细观察沟中形势。
两边的山势只能是自然形成,不能人为改变,这已成既定事实。所不同的是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林凯之两边山上都观察了个遍,心中有底了。
三团赶到山羊沟已是上午九时左右。按照情报,敌人的车队快到了。
林凯之立即布置兵力和火力。由于他事先心里有底,所以这种布置就显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