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南天王 (第2/2页)
“唔,那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封天宇听罢胡杏儿的话,说。
三天后,他们回到了广州。
何翠姑很高兴。老马和金水半月前己然回来了,他们向何翠姑汇报了此次行动的经过,知道特遣队一路上虽然多次遇到危险,但总算化险为夷,平安到达。
当老马和金水汇报到封天宇和胡杏儿他们还在赣南训练新招的特遣队员时,何翠姑不但不担心,而且很是高兴。
这是因为她觉得封天宇长大了,成熟了,可以为组织分忧了。
看到他们带回的新队员,她怎么也看不出这些人曾经在土匪窝里混过?!
尤其是封天宇和胡杏儿还带来了几十斤黄金白银。这能购买多少物资呀!
为了稳妥起见,何翠姑请组织出面把这批黄金白银兑换成现金,再去购买物资运往苏区。
此时,中央苏区已经经过了敌人三次大围剿,并且已经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完全胜利。
反围剿结束后,红军进入休整阶段。从内部传来的消息,“一苏大”也将于近期召开。
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运送物资进去,尤其是粮食、食盐、布匹和药品。
这时统治广东的便是著名的广东实力派军阀陈济棠①。
我们中国近代有一句话,叫做“广东人领头,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拼命。”
它在某种程度上形象地形容了辛亥革命以来的革命。
这样也同时造就了许多广东军阀,有一些在近代史上存在感挺高,甚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有着“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其治下的广东曾割据一方,几乎是一个独立王国。
也就是说,这个陈济棠是个特例。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陈济棠是第一个赞成蒋介石反共的人物。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济棠第一个响应。
众所周知,“八.一”南昌起义后,陈济棠的部队对南下的起义军围追堵截,极尽围剿之能事。他的这种行径,深得蒋介石的赞许。
陈济棠这样做的结果是,蒋介石帮助他在广东做大做强,将广东的税收大部分返回给陈济棠。陈济棠由此扩张军备,成为威震一方的“南天王”。
不过,陈济棠对蒋介石并不是完全忠心耿耿。有一个例证充分说明。
胡汉民是广东军阀的灵魂人物,“西山事件”,胡汉民遭蒋介石软禁,陈济棠与蒋介石兵戎相见。
而从蒋介石第一次对红军大“围剿”开始,陈济棠就看出了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就是假借“围剿”红军之名,行兼并各路军阀之实。
虽然陈济棠手下海陆空三军齐全,但他明白,凭他一己之力短时间无法与蒋介石抗衡。
所以陈济棠在“围剿”红军时出工不出力,其目的就是让红军作为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屏障。
更有甚者,蒋介石发动对共产党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大“围剿”时,陈济棠借蒋介石嫡系部队10万余人深陷江西之机,秘密联合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兵出韶关,企图对蒋介石来个致命一击。
两广军阀的这一举动,迫使蒋介石放弃了对中共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调兵于湖南,防患于未然!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陈济棠1890出生于广东防城港,汉族客家人,粤系军阀代表,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华民国农林部部长。长时间主政广东。政治上与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在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方面则颇有建树,有“南天王”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