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一张老虎皮 (第1/2页)
林欣儿看到小袁尚一身的疤痕,骇然道:“袁尚,这是怎么回事?”
袁尚哭着说:“团长,这是狗咬的。”
“狗咬的,怎这么多?到底是怎么回事?”林欣儿紧问道。
“团长,这已是过去了的事了,不提它了。”袁尚停住哭声说。
“怎么,跟我也不能说吗?”林欣儿诧然地说。
“团长,我……”袁尚呜咽起来。
袁尚是闽西北白马山人。袁尚的父亲袁江宁是白马山有名的猎户,母亲袁冯氏早在袁尚五岁时就病死了,所以袁尚是父亲一个人拉扯大的。
袁江宁一家住在白马崖,祖祖辈辈以狩猎为生。袁江宁每逢打到野物,就会挑到白马寨上去卖。
有些猎物如狼,狐之类的皮比肉值钱,袁江宁就会剥了皮去买肉,然后把兽皮制成皮货。
而只把那些小动物比如野兔、野鸡、斑鸠什么的完整出卖。
因此,白马山人都知道袁江宁手里有皮货。
袁尚长得很是聪明伶俐。十岁就跟着父亲学武艺,学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但她的父亲袁江宁只带她去打些小猎物,发现大的猛兽是不准袁尚到场的。
白马山是座绵亘数十里的大山,峰峦极多。白马山是这座大山的总名。白马山有些地方人迹罕至。
像去这样的地方狞猎,袁尚的父亲袁江宁是不带她去的。
每年呢,袁江宁只有腊月才会汇齐他的猎人兄弟进深山狩猎一次,其余时间都是在白马崖周围打猎。
袁江宁和猎人兄弟有约在先,不管是打得多还是打得少,也不管是打到什么猎物,都要放在一起,销售后再按出力多少分钱。
这个约定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出力多少难以平衡。但却被他们践行了十多年,没发生过什么龃龉。
就在袁尚十二岁那年腊月,袁尚的父亲袁江宁又和他的猎人兄弟进深山了。
进山不久,他们就发现了老虎的踪迹。猎人兄弟们非常高兴。老虎一身是宝,虎皮,虎骨都能卖个好价钱。
猎人兄弟们循着足迹找寻,终于在一个山口看到那只老虎。
这是只小牛犊般高大的游山虎,锦锻般的虎皮闪闪发亮。这样大的老虎,据说一颗牙齿都值一两银子。
猎人兄弟们经过商量,决定把这只老虎诱到勾魂涧去活捉它。
勾魂涧是一座狭长的山涧,里面地形很复杂。猎人兄弟们在山涧里挖有陷井,陷井里设置了勾魂索。
猎物只要进了深涧,跌进陷井,被勾魂索缚住,就再也无法逃脱。
但是要把老虎诱进勾魂涧,可不是那么容易。其中诱饵充满着极大的危险。
以前他们也诱过诸如豹子,狼之类的猛兽,都需要有人牵着诱饵在猛兽的前面,稍有不慎,不仅诱饵被猛兽吃了,人也很危险。
这次袁江宁自告奋勇去牵诱饵了。
诱饵是一头小毛驴。用一头小毛驴去换一只老虎,只要成功,还是很划算的。
猎人兄弟们嘱咐袁江宁,如果遇到危险,舍弃小毛驴,保住自己要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