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亭子棚 (第2/2页)
现在,小莺跟着老夫人是住在罗山猎户秦大爷那儿,不知过得怎样。黄金想念小莺,也想念老夫人和何郎中。
一夜无事,红一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跳出了敌人精心设下的合围圈,顺利地到达兴国东北的白石和枫边地区。
黎明时分,红四团接到师部命令,撤出监视,部队紧跟主力部队西进。
林欣儿让黄金去通知三个营长,动作要轻,要快!她自已带着黄金的警卫连断后。
总部在白石和枫边地区,与早已到达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会合。
到了白石和枫边地区,林欣儿团驻扎在一个叫神前垅的小山村里。
这个村子颇似罗山的前村,村前也有几棵百年古樟。有一条石板道自山外迤逦而来,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上有一座石拱桥。
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俱姓杨。但是现在村子里除了老人就是小孩,中青年人,不管男女都参加红军或赤卫军去了。
林欣儿让伤病员和团部机关驻进村子里,其余人员一律驻在村外,令各营以班为单位搭一些简易草棚。
这简易草棚很好搭,小山村多的是这样的材料。譬如用杉木扎成两个三角架,用一根粗木横搁在三角架上。
再用小的杉木靠在木架上,靠密点。再在木架上扎上茅草,用竹片将茅草夹紧,一幢简易的草棚就搭成了。
一个草棚住上上十个人不成问题。现在天气尚热,草棚不禁可以遮雨挡风,还可以把蚊子挡在草棚之外。
傍晚的时候,林欣儿就和蔡坤、林凯之去检查各营搭草棚的情况。
林欣儿他们来到易云珍的三营。
三营驻扎在小山村的东南角,这里有一些不算很大的晒场①,每个晒场可以搭两到三个草棚。
林欣儿带着团部的几个人在易云珍的陪同下逐一检查过去。查到一个晒场上,却发现其中有一个草棚搭得很特别。
林欣儿他们看去,原来这个草棚不是人字形,而是亭子形。搭建草棚的材料还是原来的那些,但用途不一样。
林欣儿颇感兴趣,便仔细地观察了一遍。
林欣儿发现,整个草棚高约一丈左右,草棚中间竖着一根两尺②来粗的杉木。旁边又竖了三根小一点的杉木。
然后用三根横木将它们连接起来,上面搭上茅草。又在靠近地面约三尺高的地方,同样扎上木架,木架上铺上厚厚的茅草。
林欣儿用手按了按,木架很扎实,一点都不摇晃。茅草很厚实,很酥软,很舒适。
”这是给谁准备的?你吗?”林欣儿严肃地问易云珍。
易云珍“嘎”的一笑,说:“团长,我哪有这福气。这是教导员给她们那十几个女兵准备的。她说女孩子受不得潮,受了潮会落下妇科病。”
“唔,考虑得真周到。”林欣儿肯定地说,“不过,这很复杂吧?”她指着亭子形草棚说。
“整个工序是复杂点,但所用材料差不多。”易云珍说,“不过这种亭子棚优点很明显,就是通风、隔潮。”
“唔,很好!以后如果条件允许,都可以扎这种亭子棚。”林欣儿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晒场:山里人家晾晒谷物、茶籽等的场地。
②二尺:专指杉木丈量的一种方法。用米尺量杉木圆周围,再折合成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