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将星陨落 (第2/2页)
红四师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敌人,用整师的密集队形向敌人阵地冲,一次又一次冲,都被敌人侧射火力所阻止。
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军团领导亲自来到前沿阵地督战。
邹平正在组织敢死队。他提着一把大刀准备与敌人最后一搏。
冲锋号响了,邹平大喊一声:“冲啊!”部队猛地冲上石拱桥。
在红军官兵的猛烈攻击下,敌人全线崩溃。敌军师长沈光汉率残部一口气逃出了十多里还没停住脚。
在追击溃退敌人过程中,一颗子弹击中了邹平。战士们强行把邹平抬上担架。令人痛惜的是,在送往野战医院途中,邹平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31岁。
邹平,1900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化名朱平,1924年入党;后参加了有名的平江“三月扑城”。
邹平率部在平江岑川与敌作战时,颈部中弹负伤,伤势极为严重,却大难不死。此后,大家都称他为“邹不死”。
后来他组织游击队,坚持武装斗争,同年9月所部编入红5军,担任中级指挥员,参加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先后担任红5军随营学校校长、红军湘鄂赣边独立师师长,率部配合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城,首先攻入浏阳门和小吴门。
红16军成立后,他曾经任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8月底,红三军团第4师师长黄云桥,因十多天连续作战,病重在医院休养,由邹平担任代理师长一职。
曾士峨与邹平是同时牺牲在兴国高兴圩战斗中的,只不过是同一次战役的两个战场一一兴国高兴圩西北的竺高山。
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动人心魄的激战,这是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最惨烈的一场对峙战。红四军曾士峨师长率领11师和敌人两个师较量。
这场战斗在上午打响,敌两个师主力都已离开高兴圩往兴国县城去了,骡马队、伙食担子也过去了,只剩下一个团在后面打掩护。
指挥员决定切他个尾巴!曾士峨率11师迅速穿插过去,一打,并未很快消灭这个团。而敌人走在前面的大部队又返回来接应,敌人越打越多。
战事从上午酣战至下午,双方都打红了眼,战斗成了胶着状态。
曾士峨率领11师官兵用枪托、梭标、大刀和石头跟敌人拼杀、肉搏……他告诉自己的将士:“我们是工农红军,是钢铸的,是钢军。一定要把‘铁军’吃掉!”
战至黄昏,红11师的子弹打光了,人员伤亡过半,敌人也留下了2000余具尸首,尸横遍地,血染山冈。
曾士峨已经组织了两批敢死队冲锋,打退了蜂拥而上的敌人。
阵地上,密集的枪炮声、军号声和喊杀声震天撼地。双方为抢占一个小山包,都要拉锯式地反复争夺数次,战况极其惨烈,到处是倒下的尸体。
红33团有一挺机关枪,还未架好就被冲上来的敌人一窝蜂地夺走了。愤怒的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冲过去抢,双方易手五六次,最后红军还是夺了回来。
正在此时,敌人又一次发起进攻,他们竟向红四军军指挥所方向冲锋。
情况十分危急!曾士峨立即命令把手榴弹、刺刀集中起来,组织全师以党团员和排以上干部为骨干的敢死队,亲自带领扑了上去!
在进攻中,不幸被敌人的冲锋枪射中胸部,壮烈牺牲。
这个时候,双方都已无力再战。红军为争取主动,旋即撤出战斗。
曾士峨,1904年生,湖南益阳人。1927年初入黄埔军校长沙三分校学习。
他参加了北伐战争,曾在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任连长。
1927年9月他参加秋收起义任连长,率部参加龙源口战斗和黄洋界保卫战。后任红4军3纵队参谋长,率部参加大柏地、长岭寨、白沙上杭等战斗。
1930年春,曾士峨任红4军2纵队司令员,同年夏任红4军参谋处长兼第2纵队司令员、红4军第11师师长、红4军第11师师长兼政委。
他还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第二次反“围剿”。因其能征善战,第11师被称为“钢军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