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将星陨落 (第2/2页)
顿时,枪炮声、喊杀声震天撼地。敌军突遇天将神兵,顿时溃不成军,狼狈逃窜,敌38师大部分被歼。
公秉藩冒充文书,捡回一条命,仓皇逃至吉安。
在白云山战斗中,红3军还和红4军配合,消灭王金钰的第47师一部。
白云山之役,还缴获了一部功率为一百瓦特的无线电台。从此,总前委就可以和上海党中央、鄂豫皖等红区直接进行电报联系了。
至此,白云山战斗胜利结束。
毛泽东战后写了一首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称赞这次战斗:“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黄公略和红三军赢得了“飞将军”的美誉。
黄公略很重视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育部队团结友爱。
他还以自己的言行为部队作出表率。寒冬腊月,大雪封山,他仍穿着单衣单裤和自己打的布草鞋,没穿袜子的脚常常龟裂。裤子破了,就把裤腿撕下来补上去,还戏称这是“灵活机动的战略”。
黄公略指挥部队常常给敌军沉重的打击,使敌军坐立不安。
有一次,伪军司令部贴出了一纸告示:“若有捉拿共军头子黄公略者,赏大洋5万元;若有击毙黄公略拿头来见者赏大洋2万元。”有人在后面加了一句:“若拔到黄公略一根汗毛者,赏黄金万两。”可见黄公略的影响之大。
黄公略曾经声名显赫,与林彪、武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他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齐名。国民党、蒋介石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
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俊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三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重借黄公略”,还称誉他为“飞将军①”。
黄公略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最早夭折的一位。他的高尚品德和彻底革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航道奋勇前进。
黄公略虽然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飞将军”,即毛泽东词作“飞将军自重霄入”一句。
附:①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故居在湘乡市桂花乡朝阳村高木冲,距湘乡市44公里。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坐落在老虎山上,占地1200平方米,系一栋万字形平房,土墙青瓦,系黄公略祖父所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黄公略分得房屋5间,计113平方米。因原故居已毁,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了修复。
附:②黄公略墓
黄公略墓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境内。黄公略的忠骨,因当时战事紧张,起初安葬在黄陂背田村西北的山上,后遵照黄公略遗嘱:“就把我埋在东固,我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后迁往东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军委,十分怀念对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黄公略将军,决心要寻找到黄公略的遗骨,准备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但几经努力都未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