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为营步步嗟何及 (第1/2页)
红四团的突然出现,迫使敌第5师的四个团缩回广昌城。这样,红军就达到了把敌人抑制在广昌城的目的了。
临时总前委书记毛泽东立即调红三军经甘竹向南丰急进,追击北撤敌之第8师和第24师。
又调红四军和红十二军攻打广昌城。
鉴于红三军团在追击战中损耗较大,部队太疲劳;尤其是红四团,从富田开始追击起,几百里路几乎是没停过。因此,总前委令红三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
五月二十七日,红四军、红十二军直逼广昌城下。
早晨七点钟,攻击广昌城的战斗打响了。敌人凭险负隅顽抗,红军战士奋不顾身。激战终日,于当日21时攻下该城,全歼第5师四个团。第5师余部逃往南丰。
红军攻克广昌后,侦知归敌第六路军指挥之56师约七千余人,自闽赣边界之中沙仓皇撤回建宁。
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一边命令红四军第10师北上,配合红三军继续追击北窜的敌第8师和第24师及第5师余部。
一边命令红四军主力留在广昌,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以扩大赣东闽西北红色根据地,为下一次反“围剿”作准备。
而总部则亲率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主力继续向建宁城前进,求歼敌56师。
红四团作为全军的先锋,从广昌出发,疾驰百余里,于五月三十日晚到达建宁城下。
五月三十一日晨,红三军团、红十二军突然发起了对建宁城的总攻。红军釆取四面围攻,不断向敌人发起攻击的手段,围歼敌人。至18时,攻克该城,全歼第56师三个多团。
第二次反围剿,是继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的又一杰作。为此,毛泽东曾满怀豪情地填词一首:《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①。
第二次反围剿,从五月十六日始,至五月三十一日止,十五天内打了五仗,五战皆捷②。
但是曾记否,关于如何粉碎敌人第二次反“围剿”,在苏区中央局召开的大会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当时,中共苏区中央局就第二次反“围剿”的方针和红军作战方向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
在大会上,有的主张红军应分散到苏区外,进行游击战,把国民党军引出苏区。
有的主张红军退出中央苏区,转移到云南、贵州、四川建立新苏区。
毛泽东则坚决主张红军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敌人引向根据地腹心地带,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之“围剿”。
毛泽东还提出先打较弱的第五路军,然后向东横扫,在闽赣交界之建宁、黎川、泰宁地区扩大苏区,征集资材,以便于打破敌人的下一次“围剿”。
战事发展,完全按照毛泽东的设计进行,竟无一丝偏差。这说明历史证明毛泽东不愧为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