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集网www.77biqu.cc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全集网 > 铁马金戈 > 第268章 张辉瓒的下场

第268章 张辉瓒的下场 (第2/2页)

即或是当时的国共双方的高层通过谈判需要释放张辉瓒,毛泽东和苏区的将领们也会坚决执行。

但是,事以愿违,后来出现的事,使整个事件发生逆转,也为毛泽东这一代伟人扼腕叹息!

那是1931年的1月28日,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县东固召开了庆祝反“围剿”胜利的群众祝捷大会。国共双方的高层领导当时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大会,使事情陡然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也正是这个大会,使国共双方围绕张辉瓒留放而展开的谈判就此流产。

由于当时通讯落后,交通不便,党中央的指示还没送到中央苏区。东固的群众祝捷大会提出要公审张辉瓒。军长何长工得悉后拿不定主意,便急忙跑到红军总部请示毛泽东。

毛泽东皱着眉头在想:这个张辉瓒,在东固一带曾纵兵大肆烧杀抢掠,群众对其恨之入骨。这股愤怒情绪如果控制不好便会出意外。但是苏区在东固开这么大的群众集会,不让公审张辉瓒又显然说不过去。

思来想去,毛泽东最后决定,让何长工多带些红军战士到会场去,对张辉瓒施以保护。

这天上午,东固十里八乡的老乡们纷纷向会场涌来,他们都是冲着公审张辉瓒来的。就在不久前,这个张辉瓒带着队伍在这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此刻,群众把对国民党军队的仇恨都集中到张辉瓒的身上。“剥皮!”“抽筋!”“点天灯!”的怒吼声此起彼伏。情绪激动的人民群众纷纷向主席台涌去。何长工命令红军战士筑起人墙,阻止群众接近张辉瓒。

但是,局势完全失控了。青壮赤卫队员和愤怒的群众将红军战士挤开,硬是抢走了张辉瓒。他们将张辉瓒拖到附近的田头立即处死。随后又将其头砍下,装进一只竹笼,扔到江里任其漂流③。

2月2日,国民党兵在吉安的神冈山附近发现了这只竹笼并打捞上来。有人依稀辨认出这是张辉瓒的人头。消息传到南昌,鲁涤平于3日下午就赶到了吉安。

翌日,鲁涤平一面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南京的蒋介石,一面派人做了个楠木的假身并配以衣冠入棺。至2月7日才公布消息,刊登在报纸上。

而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围绕着张辉瓒的被捉、被砍做尽了文章。共产党人、工农红军被描写成杀人不眨眼的赤匪、魔鬼,全民必须共讨之,张辉瓒是为民除害舍身成仁的英雄,党国必须共效之!

张辉瓒的被杀,给共产党、给红军上层带来了麻烦,也带来了深刻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和红军领导人认真地记取总结了这次教训,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不虐待俘虏”、“缴枪不杀”、“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等条款逐渐明晰,并被制度化,最后收进了伴随共产党军队日益发展壮大的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①毛泽东一直在践行自已的信念。新中国诞生后,他对在战争中生擒的那些战犯集中关押,施于教育、改造,以后逐批特赦;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这样的人,最后都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②18军无线电台主任王诤,译电员刘寅等后来都参加了红军。毛泽东把他们当成宝,以他们为骨干,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不久,红军通信学校也成立了。他们为红军培养了大批的通讯人才。

③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人死后,如果头与身子脱离,即难得投胎。当时群众的做法,可能是让张辉瓒的人头远远地漂去,永远不得超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