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隐蔽待机 (第1/2页)
十一月二十日,特务团接到命令,部队继续向老根据地的东固地区转进。
十二月一日,特务团又秘密地转移到龙冈,隐蔽待机,作好战斗准备。
龙冈是赣西南广袤山野中的一朵奇葩。从县城进龙冈,一条大道从山外伸进去,两边俱是逼仄的高山。而一进龙冈,豁然开朗,展现在眼里却是广袤山野中一块难得的平川地。它东西仅五六里,南北十一二里。
就是这么一块小平原,却有三条河流贯穿其中。东边的一条是从龙山的沟壑里流出来的,它自东南流向西北,在小平原的西北面划了过去。
南边的一条是从麂子山里流出来的,在屯田的脚下流过,也流向西北。
而在西边的那条就是从龙冈山里流出来的。它穿镇而过,迤逦着也流向西北。
这三条河流像一个“川”字写在了龙冈这块小平原上。给小平原增添了无穷的生机。
特务团驻扎的地方就是靠南的麂子山下,一个叫屯田的小山村。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它坐落在麂子山下,是这块山区小平原的最南端的一个村子。
龙冈是个小集镇,是这块山区小平原的政治、经济中心。龙冈坐落在小平原的西边,靠山临水。这里有个传统习惯,就是每逢农历的二、五、八日为逢圩日①。
这一天是初八,是逢圩的日子。房东大叔洪老根准备去赶圩。他每次去赶圩都是去卖土特产,什么磨寒(野猕猴桃)、板栗、苦珠和苤(Pie)子②。按季节,什么季节卖什么特产,几乎是场场圩日不缺。卖了的钱就拿来维持一家的生计。
但这是近几年的事了。是红军来了,这里有了苏维埃。一句话,是共产党来了,穷苦人才过上好日子了。
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山不是自己的,田不是自己的。山是土豪的,田是地主的。没山没田你还搞什么特产呐?!山主田主会干涉你的呢!没办法,只有去给地主老财打长工。
洪老根就是一个长工,是帮他们村上的洪老财打长工。
既然是长工,吃的、住的都在东家,事实上洪老根没有住场③,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年四季过着漂泊的日子。
共产党来了,红军来了,那个洪老财被枪毙了。洪老根分得了一幢房,同时还分得了一份山,一份田。他一下子变成了有山、有田、有房的主了。
像洪老根这样的人,屯田,不,龙冈,整个苏区有很多,很多。
这几日,大批的红军涌向这块小平原,村村寨寨都住满了红军。时令已经是冬天了,老表们为了红军不挨冻,自觉地腾房。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说,宁愿自己挤一挤,宁愿自己住柴房,也要把红军兄弟安顿好。
华卓然和郝勇住的是洪老根腾出来的东边前间。按照这一带的风俗,这是东家对客人的最好招待一一东边前间一般是一家之主住的地方。洪老根和老伴挤到西边后间去住了。他的一对儿女各住一间房。
一早,华卓然就醒来了,被房前院子里那棵大枫树上的鸟叫声惊醒了。昨晚上他起来查了三回岗,不为别的,就为部队是否都住下来了吗。
这次在湘东,他扩充了兵员,有四百六十五人加人了红军。这些人都是穷苦人的孩子,都是实打实地愿意加入红军的。
昨天,他有幸见到了毛总政委。总政委还是那样慈祥、随和,精神矍铄。总政委一见华卓然,高兴地说:“小华,仗打得怎么样哇?”
华卓然立正报告:“报告总政委,在你的领导下,仗打得还行!”说着,他把他这次在湘东的情况向总政委作了汇报。
总政委听了很高兴。他说好哇,小华,人家的兵越打越少,你的兵越打越多,人家的弹药越打越少,你手里的弹药越打越多。了不起!了不起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