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裁撤三饷:成睿欲发罪己诏 (第2/2页)
如今,这些打水漂的钱,他不会继续的支付,养賊自肥的事情,他是不会继续做了。
“......”
一时间,这些大臣们都沉默了。
“我?”
兵部尚书张缙彦亦是缄默,没有继续进行反驳。
这个,他的心里有些发虚。
一谈及闯賊和建奴的势力的崛起,首当其冲,亦是他们兵部的责任,只是全部的责任,亦不能归咎于他一人。
他亦是可怜虫。
背锅的。
他担任兵部尚书的时间,亦不过是一两年的光景罢了。
如今苏成睿的这些话,一边在指责边军不利之外,亦在对兵部提出莫大的不满意。
各地总兵拥兵自重,对于朝廷亦是阴奉阳违。
除此之外,【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平賊将军】左良玉,亦是狼子野心,叛国不臣之心,亦是昭然若揭。
只不过,朝廷实在是没有力量来消灭他们,只能够默许他们的存在。
双方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大明王朝,千秋万世。”
“朕的刀剑如今亦磨的最是锋利,正欲要择人而杀。”
“凡是胆敢威胁朕的人和势力,朕自然不会将其放过,一定与之拼杀到底。”
苏成睿说道。
一边说话,一边冷冷的扫向四周所有的人,那眼神别提有多凶狠,仿佛在择人而噬,残忍。
他的气场实在是太大了。
大明的皇帝,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四海之主,如今,纵然内忧外患,但亦是天下的主宰,拥有极大的权势,号令万民。
一位皇帝的言辞,亦决定一方王朝的作派,风骨,以及对外是否强势,刚硬,威武。
苏成睿是一位暴君,一位主张杀伐的帝皇,他的作风亦是战争和杀戮。
不和亲,不议和,不妥协......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服就干。
皇上?
这......
满朝的文武都惊讶于苏成睿的言辞以及行为,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如今的皇帝会是这样的态度,丝毫不和边军以及各地的总兵虚与委蛇。
这分明是打算硬刚边军和地方那些不听话的总兵。
“皇上英明!”
“如今各地的总兵和边军,越发的狂妄,不遵朝廷的指令,也是时候出来整治他们了,如若不然,怕是会进一步酿成地方军镇割据。”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如今废除三饷,减免地方赋税,也的确是收拢民心的好办法。”
“其实这些地方总兵以及边军,早就不是拱卫朝廷的兵马,反而已经成为比闯贼、建奴们还要危险的潜在隐患之一。”
一部分勋贵、御史、言官以及朝臣,也是认可苏成睿的说辞。
他们拥护苏成睿的政策。
于是全都站出来。
附议。
这些年来,边军和地方总兵,不作为,无视朝廷,阴奉阳违,克扣军饷以及作威作福,都是深恶痛绝。
不究其他,只说这辽东将门,其实亦存在着太多的猫腻。
当初的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到后来的祖大寿,洪承畴,袁崇焕,吴襄,吴三桂,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太多的利害关系。
一些程度上,俨然形成一方独立的王国,对于朝廷的指令亦是推三阻四,只晓得索要军饷,粮草以及权势,但是对建奴的战事却是一地鸡毛。
三饷加派,肥了这些带兵的武将、官员,却是让朝廷越发的失去民心。
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