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真又可敬的倪院士 (第2/2页)
趁着这次的金融危机,于远布下了很多的后手。
其实,于远最想拿下的还是台积电和日月光,这两个企业,一个在晶圆加工,一个在封装测试领域都是世界拔尖的。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于远相信,在强大的资本作用下,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瑞昱半导体的分厂落户海西,具体的工作自然有人出面商谈,于远不会出面。
但后续的各项工作还是需要于远带着管理团队进行协调、跟进,最终开始投入生产,才能算是功成。
在瑞昱来到大陆的团队中,有个于远特意从台积电手中拦截过来的大才----林本坚。
事实上,台积电的说服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瑞昱半导体的团队以更加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林博士,所以提前加入了宝岛瑞昱电子。
林本坚博士一进入瑞昱半导体,马上就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出现。
有了充实的资金,现在的瑞昱半导体可以说底气十足,比台积电财大气粗得多,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有技术工程师从台积电离职,加入瑞昱瑞昱半导体。
林本坚这个人给于远留下印象的就是他的浸润式微影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光刻法,荷兰阿斯麦尔(ASML)在后世成为光刻机巨头,就是因为林本坚博士指导他们,台积电也因此能够拥有阿斯麦尔(ASML)公司的股份。
光刻机是集合了时代技术大成的产品,其中涉及到的专利是几万个,‘雏鸟’现在也是希望积累和突破技术专利,争取在其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华夏要想突破,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专利。
林本坚在这其中肯定能贡献一份力量。
林本坚这个人属于专心技术领域的人,他不是政客,于远相信,只要提供研究的场所和经费,林本坚博士会乐意进行自己的技术研究的。
瑞昱半导体的强项是IC设计,这也是芯片集成电路的重要技术,还有联发科和日月光的封装测试技术,这些都是目前的华夏急需的。
于远很清楚我们华夏人的智慧,最艰难的还是入门,能够进入了那个门,我们就绝对追得上去!
齐国泰这次带着周鸿一和倪光男教授一起来榕城。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秘密会见林本坚博士,商谈技术指导的问题。
这件事主要交给周鸿一和倪光男院士,于远和齐国泰都不会出面。
本来这个时间,倪院士还在那个公司,但实际上从95年开始,倪院士就已经被闲置了。
可以说,这几年倪院士基本上在虚度时光,直到今年的9月2号被扫地出门。
反正这个时空里,于远已经交代齐国泰,远方集团也已经明显表示会参与的股权变更的竞争中!就是不希望这样一个后世里打着民族企业的旗帜的企业,最终却成了吸金机器!
倪院士是于远敬佩的人,他一声都在呼吁华夏拥有自己独立的软硬件和操作系统,这样的科学家蹉跎在岁月里实在可惜!
于远让齐国泰提前挖出倪院士,并明确告诉他----倪院士,你一直致力于我们华夏发展自己的CPU产业,你去研究Linux操作系统,失败了没关系,我们换个方向继续!烧再多的钱也没关系,钱烧光了,我们又继续给你经费!
在这个时代,我们华夏的人才济济。
于远要做的就是海内外的人才同时研究,一方面利用西方的研究环境,建立起研究所,一方面在国内也发动人才研究,两边互相补充,这样突破肯定更快!
倪院士来到榕城后,于远和他的会谈是直接了当的,“倪院士,你就是我们远方选定的国内CPU产业的带头人,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迅速地组建起技术队伍投入研究,要什么研究环境,多少资金都没有问题,人才的问题也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给你补充。”
“Linux操作系统同样是重点研究方向,不要担心失败,也不要去省钱!我们远方会做好一切后勤工作,当你的芯片成功的时候,我们再给你庆功!”
倪院士感叹到,“我一直和他们强调技术,他就一直认为企业需要先赚钱,赚到钱了,才能投入研究,于总你却不在乎成败,全力投入研究,让我敬佩!”
于远,“想法并没有错!错的是人,是他们的带头人!你以为他赚到钱了会投入研究?一个从一开始就以赚钱为目的的人是没有科技心的!他只会想方设法去怎么搞到钱,然后装进自己的口袋!他自始至终只想做个买办,做个投机者!”
“先赚钱,再研究,有这种想法的,是像你这一类想在技术上有突破,但明白没有钱就无法支撑研究的人,才会因此涉及商业运作。”
“这样的人,才会在赚到钱后把钱投入研究!倪院士,你到现在还没有看透这件事的本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