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2/2页)
“想必你也应该知道,太宗在位时,钦天监曾有言,武氏夺位,大唐江山易主。也正是因此,太宗将武昭仪安置在了感业寺中,若非先帝坚持,她只会因为太宗帝而殉葬。”张柬之缓缓道,“圣人临朝,改唐为周,一直以来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停止,无非是说牝鸡司晨,女人做了天下的主。”
赵惊鸿没有说话,看着张柬之,任由他继续。
“可他们却忘了,这天下不是谁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张柬之看着赵惊鸿,脸上是从未有过的严肃,“我张柬之是做天下百姓的丞相,不是谁的谋臣。自然,我遵从的也不是谁家的皇帝,而是能为这个天下百姓谋求的皇
帝。我并非忠于圣人,我忠于的是我的内心,是这天下。”
赵惊鸿没想到张柬之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先帝遗诏或许的确存在,但它不是为了动摇天下而出现的东西。若真有它现世的一日,定然是这天下将要落入不入流人之手了。”
赵惊鸿细细品味着张柬之的话,试图从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却又觉得张柬之的这番话并没有任何不妥。
“武氏一门,出了一个圣人,未必会有第二个。”张柬之轻笑一声,看着赵惊鸿说道。
“丞相的意思是……”赵惊鸿忍不住皱眉,心中闪现出一丝不好的预感。
“圣人是一个值得追随的好皇帝,但如今,她也有些被人蒙蔽了。”张柬之感慨道,“赵少卿,你忠于的是圣人,还是天下?”
“我……”赵少卿还来不及回答,就被张柬之打断了。
“你无须回答我,你只要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了。”张柬之笑了笑道,“不知道我的回答赵少卿还满意吗?”
“丞相胸怀天下,非常人所及,是小子今日莽撞了。”赵惊鸿行了一个大礼道。
“既然说到了先帝遗诏,赵家小子身边似乎有一个厉害人物,与当年的事颇有关联。”张柬之说道,“赵少卿对当年唐氏绍和的事应该不太清楚吧。”
“
丞相这话是什么意思?”赵惊鸿心头一紧。
“你若真的想找到《千酒诗》,便要看好了身边这位。当年涉事的人如今大多都不在了,若真能翻出什么花样来,也只有唐氏一族的人了。”张柬之说道。
赵惊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好了,我这个老头子知道的都告诉你了。接下来怎么做,就看你自己了。”张柬之长舒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就不送了,赵少卿。”
赵惊鸿看着张柬之重新走进了内堂之中,脑子里还盘旋着他说的话。
真的无法避免吗?唐安就是暴风的中心,越是想让她置身事外,却越是让她牵扯进更多的漩涡之中。而且,张柬之显然话中有话,为何要特意提醒他看住唐安,难道有什么人已经要对唐安下手了吗?赵惊鸿不确定,他明明已经做了万全的打算,为何还是如此的不放心。
离开丞相府之后,赵惊鸿没有回大理寺,而是直接回了赵府。自从赵远啸回来之后,赵家热闹了不少,不过更多的是老爷子和赵远啸斗嘴动手的场面。这就是赵远啸多年来不回家的缘故。刚一回到家,他就瞧见一个巨大的瓷花瓶被丢了出来,伴随着的是赵远啸的大声疾呼。
赵惊鸿长叹一口气,还真是没得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