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屏障展开 (第2/2页)
更多时候,宇宙尘埃在宇宙中分布的很稀疏,
甚至在有些太空区域会缺少宇宙尘埃。
飞船飞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的区域,
如果一直张开护盾,
在飞行过程中是一件极为浪费的事情,
虽然已经有了磁约束发电的三代核聚变发电技术,
激发等离子体屏障的能源并不是问题。
但作为肉眼可见的等离子集束,是要消耗大量的氢元素和氦元素。
因此屏障不能时时刻刻的开着,
需要根据宇宙尘埃的量,控制等离子体屏障开启程度。
……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给了花神星很大的突破,
不过有一个问题摆在他和花神星的面前,
那便是如何检测飞船周围的宇宙尘埃的密度,
在正常的太空环境中,宇宙尘埃颗粒的直径大多在几十毫米左右,
这样大小的宇宙尘埃,在人类的航天器飞行速度没有突破300公里每秒的千分之一光速前,
对飞行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人类也没有多少技术给他做参考,
像一些常规的雷达,红外探测,等技术。
跟本无法应对微小的宇宙尘埃,
所幸,只要是存在的物质,人类便有探测的办法,
在天文观测技术中,王猛获得了灵感,
而灵感的来源正是射电望远镜,
射电技术是一种探查尘埃物质的常规办法,
磁约束技术同样对射电技术起作用,
虽然电子无法作为屏障抵御宇宙尘埃,
但能形成一道用于检测尘埃的电磁膜,
电磁膜的形成也与等离子屏障相同,
先激发出电磁圈,
而后电磁圈从飞船的尾部运动到飞船头部,
随着运动频率的增加,
达到了线动成面的现象,
一旦有宇宙尘埃穿过电磁膜,
因为磁场的切割作用,
会立刻在电磁膜上留下痕迹,
根据切入方向,三进制计算瞬间便可以,计算出宇宙尘埃与飞船的摩擦位置。
随着落地的确定,等离子屏障快速启动,
像是雨刷器一样刷掉冲进来的宇宙尘埃,
在这种情况下,
等离子屏障只需处于待机状态,
只要有宇宙尘埃通过电磁膜的时候启动便可,
至于花神星的反应速度是否能跟上,这数百公里每秒的冲击速度。
王猛并不担心
毕竟现在的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已经接近人类设想中的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
不说中微子三进制计算机,
就算是普通家用电脑,
每秒的浮点计算次数,也能达到每秒2.4亿次计算速度,
这还是2019年一块普通的2.4GHz中间级处理器,一个核心的运算水平,
至于花神星现在的算力,已经无法用一些普通的单位进行估算了。
计算宇宙尘埃的落点,对于花神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且因为这段时间,对于指向性射电脉冲的持续研究,
获得了大量的射电脉冲数据,
也对于电磁膜的出现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也正是这种,双模嵌套的办法,大大的延长了等离子屏障的使用时常。
50分钟后,
随着飞船离开尘埃带,看着这次拦截效率的数据,王猛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等离子体屏障,对于拦截武器有没有帮助?要是将这项技术交给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