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第三十一章——如见青山(十一) (第2/2页)
这天刚将骨扇擦净,便感觉到自己的结界被触动。修为竟甚是低微。这类妖物,就算是山中结界,也一定是能把他消磨殆尽。但出于守界者,如果是误触,必要善意提醒,便飞身前去。不料那竟是一缕孤魂。这些年来犯我结界者皆是一群不法之妖。这一缕残魂,倒是见所未见。沉声开口,以示劝阻。
“何人触我不周结界。”
“烛龙大人...我此来寻我夫人。”
“结界不可擅入,退下。”将自己袖中骨扇亮出。皱眉盯着那屡界外残魂。
“我只想再看她一眼...”他自己吾自说着。“我本是逃往人间的妖。幻化为一介书生。本想安安稳稳的过苟延残喘的日子。偏生了心里面不应该产生的情愫。爱上了一位她。她是那么的温柔贤淑。”他似是想起了什么,用一种我看不懂的情绪注视着他手中的那缕残魂。
“可我还没能表白,才知她却身怀绝症,命不久矣!当她殒命时,我…将她的几缕魂魄施了咒术尽力将那魂魄保存在自己的妖丹之上!可是就算这样也是无济于事。她…她的魂魄还是在头七之时散了。烛龙大人……”
只能说这段情,没头没尾。惨淡结局。
而他来,竟是想要找那阎王,勾那女子一笔生死,还魂人间。没有内丹的残妖精魄竟然还想闯阎王生死殿。
不自量力,愚蠢至极。
最终的结果也还是像那些平常妖物自己龙威镇退。没有什么会因为个人情愫而改变一条戒律。至少在不周山是这样。:
多情春意绕枝,打马溅落杨花满地。风夺鬓扬墨发几缕,掀衣落马,掸去飞红。喧闹入耳,胸前银铃叮当掺杂其间,霎时湮没于鼎沸人声无处可寻。
束发红绳作结,鲜衣单薄勾勒身形,意气风发正适好景。行过翠幕折枝柳叶,望远天际云舒,恍听鸟鸣清脆,定睛瞥去竟为双燕傍檐惹人羡煞。
“小二,你们这儿有什么茶?”
寻处茶楼入座,二楼临窗雅位可赏花塘春光,忽生恶念轻点桌面,唇角扬笑不怀好意。以不识大字为由推回茶单,眨眼透露少年狡猾眸光,待他全数介绍毕,又道。
“你与我讲一遍茶点名儿吧。”
略过半开木窗落目街面往来过客,面上做足模样,偏思绪万千皆不与茶叶。指尖卷缕发丝无所事事,待耳边人声渐无,抬眼瞧去。
“茶又有什么?”
亏得小二脾气尚好,于是等人复述才阖嘴:“抱歉,你刚才的茶点我没听清,再来一遍?”
深夜将至,明月高悬。微风轻轻拂过,带起水中层层波纹。虽是已入了夏,却并未让人感到闷热,沐浴清风,反倒是有些凉爽。将手中琵琶收好斜倚在石桌边,趁着几分醉意欲再饮几盏,却忽然听得身后有人轻唤。
“素闻姑娘技艺卓绝,在下此番冒昧前来拜访,不知可否有幸听姑娘弹奏一曲?”
转过身,却见一白衣公子正立于树下,嘴角几分上扬,眼中笑意衬得眉目温润如玉。清风吹起片片飞花落于肩头,广袖随风轻曳,恍如谪仙。或许,最是那不经意的一瞥,更能够让人于瞬间沉沦。
既得人相求,自是不好拒绝。
从那天起,他时常会来看我。无非是饮酒听曲,吟诗作对。偶尔也会听他提起,他爹娘催促他成亲。我知他心意如何,也知我们身份悬殊,未来不可期。本想着此生若能一直如此也好,却不料,分离我们的,并非家世。战乱既生,一道圣旨逼他背井离乡奔赴战场。我心知刀剑无眼,便总是担忧着,不过,总归是时常都会收到他的书信,也能安心几分。
……
夜色微凉,昏黄月光倾洒而下,于庭院中遮上一层薄纱。雨滴似断了线的珠玉般打落在地,溅起层层水花。
推开房门,踏着暮色行至湖心小亭,石桌之上,两只酒盏如旧。忽地一阵凉风袭来,吹得人头脑更清醒了几分。自边关狼烟四起,他便出征,至今已是三年未归了。而后战事吃紧,便是与边关的书信往来也已断了,也不知他如今究竟如何。
“姑娘,当心别着凉了。”
身边婢女的轻声嘱咐将已渐渐远去的思绪拉回。抬手正想独酌一盏,却无意中瞧见了婢女那不自然的神色,似是担忧,却又掺杂着同情。几番追问之下,却终于得到了我从来都不敢去想的回答。
“姑娘,外边有传言说,公子他……已战死沙场了……”
是了,前些天就有传闻,说有位小将军乘胜追击之时遭到敌军埋伏,身中数箭而亡。本是因这样年轻的生命竟就此陨落而感到惋惜,为此还颇有些嗟叹之感,却不料,原来,竟是他么……
怔愣间,双腿早已支撑不住,跌坐在地。抬手抚上脸颊,指尖所触及到的,却是一片冰凉。心里念着曾经与他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想着他曾托人捎来的书信还放在枕边,人却就这样离我而去了,手已不自觉抬起,抽出了鬓间发簪。
“姑娘!您可别想不开啊!您还年轻,这一切总会过去的!奴婢想着,公子他一定也会希望您能好好的!您若是随公子去了,奴婢们该怎么办啊!”
手里的簪子被夺了过去。侧头望着婢女那满是焦急的脸,内心一片彷徨。是啊,我若是死了,她们该怎么办。这乐坊里的人们,要想过的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思索间,心绪已渐渐平复。
遣走了满眼不放心的婢女,拿过一旁倚靠着的琵琶,低眉信手弹起,转轴拨弦,行云流水,却在不自觉间,便成了那首他最喜爱的曲子。
曲罢,举目望天「绝世美人」执杯遥酹,第「3610」次祈愿和平。望清风寄以哀悼、浊酒奠以亡灵。
车轮辘辘向前行去,一路闭目养神,耳畔传来幼妹们兴奋的讨论声。仔细听了,正是此行的目的地,护国寺。我虽是不信神佛,无奈家里长辈心中难安,早早便安排了今日的护国寺祈福之行。
自父兄上了战场,家里的气氛便有些凝重。边疆遭到侵略,心中多少会有几分担忧。虽是年关将至,却也不见多少喜色。本是计划着今日上护国寺为父兄和边关战士们祈福,却因娘亲和祖母忙着安排府中年礼的置备,只得独自一人领着妹妹们出行。
下了马车,便见得前来领路的僧人。因着自家身份贵重,今日又是家里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前来,娘亲特意请主持清了场,此番上山,倒也十分清净。
入了寺内,满目皆是烟云袅袅,烛火摇曳,庄严肃穆之感迎面而来,便是最年幼的小妹,也不自觉的严肃了几分。心中虽不信佛,却到底端正了态度。罢了,既是已经来了,该做的总归要做好。
进了殿,威严的神像赫然入目,带对天下苍生的慈悲与怜爱。若这世间真有神佛,又为何仍会有如此多的人们为战争所扰,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轻轻摇了摇头,抛开杂念,跪在殿中蒲团之上,双手合十,闭目祷告。若世间真有神佛存在,愿您能听见小女所言。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明月高悬,一如我与他相识的那个夜晚。然,斯人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