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第二十五章——归去来兮(十三) (第2/2页)
现在想想,那些日子,无双必是过的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吧!
“无双,是你吗?”沉香将一本书扔到寂寥面前,诧异与难以置信爬了满眼满脸。那上面所写的妖兽竟与无双丝毫不差。
“我········不是,不是,我·········”有泪水自无双的腮边划过,“……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想········”
“我没想到,竟是你导致相思湾大旱,饿莩遍野……”
许是他眼中的失望与恨刺痛了寂寥,无双狠狠的推开他,落荒而逃。
他很确定,那时他很恨她,恨不得将她挫骨扬灰的恨。
之后的事一场梦一样,无论他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那些天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只要合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无双悲怆的双眼!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无双死了,旱情解了,而他也如愿得到了城主的肯定。成为最受宠爱和重用的公子。
如今,他每次午夜梦回,仔细的回忆起那个姑娘出现的梦时,却不禁潸然泪下。
梦中,那个叫无双的姑娘坐在一顶巨大的菌盖上,努力将身子缩成一团。一群人围着她,对她拳打脚踢,口中骂着“怪物!”“祸害!”。
一柄纸伞被折断,扔到一旁。可她并不反抗,一脸歉意和怯意,将自己缩得更紧。
她逃了,辗转了多个城市。可是纵使她万般不愿,仍旧是走到哪里,哪里便会大旱。
后来在京城,她遇到那位公子,他是唯一不会厌恶她的人。
可是最后她却死在了他的手里。
是不是,她出现在这个世间,便是一个错误……
梦外,他知道,这便是无双孤寂、寥落的一生。
“听说神水北流注于伊水,听说那里水土滋润,草木葳蕤。听说,那里有很多的奇花异草,比如说你手中的‘抓破美人脸’。,你真的不过去看看吗?”
“你赶我走?”终于抬头,“你说过你喜欢我的。”
“可是,你不喜欢我的,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摧残花草,你不喜欢我出神山,你不喜欢我会引发干旱……只要我是这个样子,你就不会喜欢我的。”
无双漫不经心地把玩玉莲,“因为你,我原本喜欢的花草也不喜欢了。因为我养不活。”
“你在神山上也会活不了的。不过一朵小小的玉莲,哪里可以长居神山呢?”
他不想再听她说下去了,转身离开了鲜山。
你是喜欢我的。只是你的喜欢不是用来害死我的。就像我喜欢你,而我的喜欢不是用来让你痛苦一样。
无双看也不看他离开的身影,低声喃喃自语。
“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就可以不用住在满是金玉的神山,而是住在开满鲜花的地方……那时候,即使你不喜欢我,我也一定会逼着你喜欢我的。可我来自乱葬岗,我身边·······”
说罢,手指微动,手中玉莲化为飞灰。
他到相思湾的第一件事,就是差遣身边的傀儡,在人流汇集地散播相思湾将旱的消息。
那傀儡制得极真,举手投足犹如真人,有人拉住傀儡问,“你家先生真是这么说?”
被施了秘术的傀儡咧嘴一笑,三两步拐出人群,留下满城的百姓议论纷纷。
相思湾要旱了。
有人在自家库房里屯了水,说要真的旱了,就卖水为生。
有人蹲院子周围,试图从这位傀儡师的住所发现一些被称作谣言的踪迹。
然而他只是笑笑,白天闭门大睡,到了晚上就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美其名曰观星。
又过了两天,有新制好的傀儡穿一身紧身交领大袖衫,施施然往丽水街上一站,说先生夜观星象,测出东南方有鸣蛇即将降世。
“鸣蛇?那可是传说里的神兽!”
街上有说书的先生站在人群里,挥舞着手臂囫囵出一个轮廓,“差不多是这样一条大蛇,生着两对翅膀,发出磐磐一样的声音,虽然是传说里的神兽,却是一条灾蛇,听说啊……”他故意顿了顿,“只要鸣蛇一出现,天下就要大旱了!”
“先生说的就都是真的了?”有人质疑。
“也不一定,他一个傀儡师,就算在星象上有点什么造诣,也比不上钦天监啊。”另一人反驳道。
“兄台此言甚是。钦天监都没有说如何,他一个半吊子傀儡师说的话,怎能当真?”
从来世人皆如此,有人质疑,便有人增造声势,原本有些惶惶的郢州百姓,在这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形容,此后再有傀儡出来,人们往往一笑置之。
变故发生在这日黄昏,起先是云,积了一天的浓云忽然散去,露出沉沉夜色。
然后是水,一向充沛的伊水在这一日忽然断了流,有游鱼不甘地跳了两跳,最后翻了白。
再然后是城外成片的庄稼,枯黄,剥开谷子只剩下空空的壳。
最后是鸣蛇。
那是一条丈长的蛇,背生双翅,磐磐地叫着,自东南方奔腾而来,挟着夜色,在如火的风里,蜿蜒如一条龙。
这时候才想到楚琛,想起如生的傀儡站在街口,一遍遍一声声地说,郢州将旱。
于是有人来到楚琛的住处,先翻出五色的圣旨,琅琅颂词全是对傀儡师的赞颂,然后有人送来礼服,宣布楚琛成为新一任的天师。
“我已如愿。”他在祭坛上喃喃自语。
其时天降大雨,而他不知所踪。
那人坐在一片蘑菇上,手中撑一把四十八骨雨过天青油纸伞,周围落花缤纷,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一脸执着的傀儡师——
“你是谁?”
“傀儡师。”
“为何要仿我形貌?”
“汇天下耳目以求闻达。”
“闻达之后呢?”
伊水河畔,有人迎风端立。
他身后是一樽木雕,在阳光照下来的瞬间,木雕上栩栩颜色慢慢剥落,最后都化作了虚无。
“愿作手中伞,为君遮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