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儒家养性 (第2/2页)
如果真是外门弟子的弟子,她是怎么一眼就认出穿肠毒窦梅的手段的?除非她见过!
那一个外门弟子的弟子,几乎算是异人界最底层,最边缘的人,还那么年轻,又是怎么跟全性四张狂打交道的?
别看原剧情被称为老人热血,但出场的年轻人,放在江湖上,都可以算是绝对的天骄!
就连这些天骄都不一定认得出窦梅的手段。
杜小斋却能!
还有莲花山,叫这个名字的很多,如果是凉州莲花山,能跟“三茅真人”扯上关系,如果是康县莲花山,那就涉及到藏传僧人一脉……
不过杜小斋当初没明说,傅源就算后来反应过来,也没有在询问。
……
一路溜达回别墅,谭玉曈忙着赚钱,没在,傅源叫了一份外卖,吃完后,继续作画。
人人都说“修身养性”,“修身”是修身心,那“养性”到底是什么?
《论语·阳货》中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只有智慧打开最多的智者和智慧封闭最深的愚者,他们的心性不会受外在环境的污染和教化而改变。
在「上知与下愚」之间,是绝大多数的一般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接受教化可以升华,受到污染则会下沉。
环境能起到污染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能使人出污泥而不染的方法,由于相生相克的原理,世间存在能使人污染、下滑的邪道,必然也同时存在能使人纯净、升华的正道。
所以《论语阳货》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相似,但所处环境,学习的知识,沾染的观念和执着却是因人而异,相去甚远的。
习染不好的思想、不好的观念、执着心愈多,智慧也就封闭得愈深,反之,愈能显露出元神的本性和智慧。
儒家修身,是为了习正道,养性,是为了开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商!
琴棋书画,培养的就是智慧。
……
张楚岚那边,傅源没有在关注。
反倒是别墅这边,来了三个客人,三个道士。
为首一头白发,容貌俊秀,颇有仙家风范,后面跟着的两个道士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好像是跟班的标配。
“龙虎山,张灵玉,见过傅源先生!奉家师之命,请傅源先生于一个月后莅临龙虎山,参加罗天大醮的观礼!”
傅源回礼,接过请帖看了一眼,笑着道:“有劳灵玉真人了,傅源必定前往!”
张灵玉又行了一礼,却站在原地,面色为难。
后面两个道士悄悄扯了扯他的袖子。
傅源好奇道:“灵玉真人这是还有什么事吗?不妨直言。”
张灵玉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正色道:“请傅源先生教我!”
傅源一头雾水:“灵玉真人这是什么意思?”
张灵玉不答。
他身后的胖道士憋不住了,道:“傅源先生,是这么回事,师祖老师责骂我家小师叔,说他为人迂腐,不知变通。
这次下山前,师祖说了,让小师叔向您请教一二,师祖说……”
偷偷看了傅源一眼,胖道士咬了咬牙,道:“师祖说,都说儒家迂腐,小师叔明明是道家,比比看,两人谁更迂腐!”
傅源忍不住咧咧嘴:“……”
真的想骂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