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第一次体能训练 (第2/2页)
“咋又整出个心率功能?长这么大我只听说过心跳!”妻子说。
“心跳是种通俗的叫法,实际上,体育科学对心率的研究是极为复杂的,就生物现象而言,他们要用一个单独的基本单位,来表示物理学上的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基本单位,比如心率是在长度、质量、时间、表面、体积、密度、速度、频率、流动、加速、力量、压力、强度、能量、能力等要素上,综合物理的、生理的体型基础条件演变制定出来的。”我说。
“原来我觉得对心跳很明白,但你这么一说,却把我全完给弄糊涂了,你给我举例解解释一下。”妻子说。
“我给你说的那些要素,不能解决任何生物学上的问题,但它可以有助于预期行为发展的能量空间。例如,科学家利用那些要素模型研究,预知了较大动物在安静时心率比小动物要低一些,参与运动时的能量输出也是如此。体重3000KG的大象安静时心率是25次/分;体重25G的小松鼠约为700次/分。对人类而言,体重70KG的成年人,最大心率平均为195次/分;35KG的儿童最大心率为210-220次/分。但在心率方面一直困绕科学家的问题,不在于为何儿童心率会超过195次/分,而是为何会少于245次/分。因为根据纯体型条件考虑,儿童的最大心率应在11——12岁间达到峰值245次/分才正常。它不是生物适应的结果,而是力学的要求(J.C.Gerogian的物理学体型:温标,Nature,201:695,1964资料来源:由W.v. Dobeln供给)。”我说道。
“听你这么一解释,相对心率来说我们对它的理解,仅是点皮毛。”妻子说。
“隔行如隔山。科学家每向‘儿童最大心率为何少于245次/分’这一问题靠近一步,就会对人类行为问题做出更确切的回答。”我看间歇时间以超过5分钟了,赶忙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非要明白什么科学道理,而是需要沿已有的科学成果去执行正确的东西,我不跟你说了我要帮喜喜完成第二组体能训练。”
第二组,俯卧练习2分钟,重点是四肢活动要持续性来增强心肺功能。
第二组练习到1分种半时孩子有了疲态,他发出吭吭唧唧的声音。确实,这种具有持续性且对肺部有压力的动作,要比游戏玩耍所消耗的体力大得多。
“喜喜,你爸是名体育老师,经营人体、育化心灵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依神创世早已命定好的节奏,虽然我不知道人体深层的奥秘,但只要依科学神人的信息去经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积极的人,然后被自己、家庭和社会所享用。”我一边安抚孩子一边鼓励着他。
眼看就到2分钟了,“哇哇哇”孩子发出尖利的哭声。
“喜喜咋了!喜喜咋了!”老爹老妈带着做饭还没收拾利落的手闯了进来,他俩一眼看到心爱的孙子在沙发上挣扎,几乎同时说:“三娃子,你又犯神经病了。”
老妈在我后背捣了一拳,然后迅速翻过孩子抱了起来。紧接着老爹对我一顿数落,那种不懂篮球的篮球迷,他数落“球星”的招数,令人身有百口却不敢出声……
关键问题是,个人与国家的进步都是利用科学在自己的内部发展出新技术的结果。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我家的喜喜从一出生就是一场养育观念的争夺战,他能否跟上良好的发育节奏,教育和科学知识从一开始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孩子出生第8天,我们以眼晴追踪红气球为标准,仔细对神经发育作出评,并在感觉发展阶段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评估会覆盖到所有方面,就像当下知觉阶段你要继续汲取专业领域的知识,去打好接下来的战斗。
计算机时代,已有了许多育人新文化,它们是经过科学家仔细研究了它对生理和心理可能作出的贡献之后才确定的。正是这些关于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融汇,使得体育文化变成了我的一种信仰。
当下,在中国养育孩子的主导权还握在老一代手中,而新一代以尖锐地意识到老方法所存在的危害,他们存在着一种想要学习和撑握能够给予生命提供稳定力量的自然基础科学方面学问的强烈愿望。
当你能认知到自然基础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人生百业能否顺畅向前推进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知道,个人与国家的未来就是一场整体战。在这种整体战中,国家教育科学技术与个人执行能力将起生死攸关的作用,而体育恰恰是支撑这一整体战的自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