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游击办报 【32】好一个诉仇大会 (第2/2页)
他没再编造谎言,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原本住在肥城狼山上一个小山村,鬼子只因没能打赢八路军就横加报复,把他们村的人全部屠杀殆尽,连自己的母亲、姐姐和其他妇女儿童都没放过的事情。
他讲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言语上用的是王茂生记录整理的见报稿件,语言通顺逻辑清晰,更能让人感同身受,所以他这边还没说完,牢房里部分抗战家属已经泣不成声。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谁不是背负着一身血海深仇呢?”
刘排长等人趁机接过话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有的是父母死于日军飞机轰炸,有的是家里房屋田地被战火破坏,也有妻女遭受迫害等等。说着说着,整个牢房里就哭成一片。
那看守也忍不住抹眼泪,他们家兄弟三个,两个死在了台儿庄的战场上,他也恨透了日本鬼子。
韩科长趁机总结引导:“对,小鬼子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参军扛枪就应该打鬼子给亲人报仇!”
那看守脱口而出:“我也想打鬼子,可是长官不让啊。”
大家马上义愤填膺起来:“不打鬼子的中国人不是好人,不打鬼子的部队不是好部队,在这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只有八路军、新四军是真打鬼子的……”
这一番引导下,虽然没有立竿见影地把看守拉拢过来,但至少埋下了一颗种子,那看守对大家的态度明显客气多了。
等顽军换岗,大家又如法炮制,对新来的守卫进行了一番思想感化,他们不确定这样做有没有用处,但在绝境之下谁也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
在被扣押的十几天里,他们从讲述各自经历发展到讨论国共抗战表现,从介绍八路军官兵平等到争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话题越谈越深,道理也越讲越明。
刘子魁之前努力背诵的《论持久战》又发挥了重大作用,每当大家聊到日军飞机大炮火力太强,说起打仗牺牲国土沦丧的时候,他总能想起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经典论述予以驳斥或鼓劲。
许多人头一回听到这么透彻的剖析,都忍不住向他追问问题,浑然忘记对方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甚至觉得这幽暗的监牢好像变成了课堂,听完这些讲话自己心里都敞亮起来了。
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这一番“随时随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努力,让王洪九麾下的这支国民党顽军内部产生了裂隙,为接下来的全员获释奠定了基础。
当然,让王洪九服软放人的决定因素还是外界的压力,因为在古城的外面,八路军的救援行动一刻未停。
部队公函石沉大海,根据地反而遭到变本加厉的侵袭,纵队首长终于决定好好教训教训王洪九了。
纵队特务团已经摸清了王洪九麾下一个游击大队的行动规律,趁着夜色提前埋伏在半程乡的一个村庄内,等这支部队又一次耀武扬威地闯进村子搜刮粮食财物时,他们突然冲出来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80余支,俘虏国军游击大队指导员杨以仁等官兵百余人,使该大队兵力损失三分之二以上,大队副刘伯年率残部撤至古城。
与此同时,特务团一部还主动出击全歼了王洪九第二游击大队的一支小炮队,只有小队长吴周田换便衣逃出来。
刘队副和吴队长损兵折将狼狈而归的模样,让王洪九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