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二个下线 (第2/2页)
蒋梦言观察,达婶的腌菜摊一直没有摆出那些“紧俏货”。但不时有陌生人来打听达婶的摊位,去到腌菜摊又不卖腌菜,说几句话就走了。不知道的人以为价没谈好,但蒋梦言一看就明白,这是达婶在出货呢!
上次交易不久,达婶又下过一次单,品种和数量都扩大了许多,一次的交易额直接破了千!按后世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拿到现在来看哪有可挑剔的。达婶也从不在质量和价格上提要求,又严格保守秘密,是一个优秀的合作者。
仅一个下线让蒋梦言心有不甘,他最近一直在观察,寻找可靠的第二个合作者。
在横堤街口有家“金陵豆腐坊”。是城关镇金陵寺街道办的一家集体企业。豆腐坊左侧与国营五金公司的侧墙接壤。这两个单位之间,有个相隔不到两米的缝隙空间,就在这不到两米的缝隙之中,有一个“向阳院便民小卖部”。小卖部店主是一位操河南口音的独臂大爷,坊间传说他的左臂是1942年河南旱灾时,在逃荒途中扒火车被碾断的。他家原来在小卖部原地有两间棚屋,被五金公司建设门店时扒了。他提的条件是除了为他找地重建住房外,还要招收他的两个孩子中的一个进公司工作。五金公司都办到了。后来,他又要求把另一个孩子也安排进公司,公司不干,他就以此为抓手,找五金公司扯皮,强行在这个缝隙中搭建了这个堪可营生的小卖部。
小卖部开办已经两三年了,街道居委会也拿他没办法,时间长了也就默认了它的存在。店面宽度虽然不到两米,却有着八九米的进深。所以独臂老汉就将至经营成了前店后储的格局。他本人也24小时吃住在店里。
独臂老汉有老婆儿子,生意上有人帮手,生活上有人照顾,因为是两个儿子,所以,经商发财的愿望特别强烈。
蒋梦言观察他几天后,得出结论:有胆量、有韧性、有帮手、有资本金,有经营收货点,完全符合一个密货下线的条件。
于是,蒋梦言故伎重演,把黄花木耳、蜂蜜红糖、莲子红枣等物的样品,以及能够提供的所有货品名录及价格清单,假托他人之名递给了他。清单末尾写着:“如果有意,需手写订单,列出品种、数量、金额明细。让那小孩转呈。”
独臂老汉比达婶还要谨慎。在考虑中观察了几天,看到蒋梦言和其他孩子一样,只是东家西家的胡玩乱串,并没有与任何可疑的人接触,更没有来他的小卖部窥探。他确定蒋梦言的确是幕后商人用五分钱驱使的小屁孩。
即便这样,他还要试探一下。他叫来蒋梦言,张口就说要一包货。蒋梦言肯定是听不懂的,说成是:想要蒋家的黄鳝,叫他自己去跟姐姐雪梅说,自己不管。
直到此时,独臂老汉才完全放心,终于将一张认真准备的订单纸条交给蒋梦言,让他转交给那个提供样品的人。蒋梦言作为跑腿人,当然获得了五分钱的报酬。